血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似乎在这个碳水化合物横行的年代,每个人的血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高,以前,我们把高血糖、糖尿病称作为“富贵病”,然而目前,现实情况确实无论男女老少都普遍存在血糖异常,而且我们知道,糖尿病一旦被确诊,就是不可治愈、不可逆转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哪些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以及有哪些比较常用的改善措施。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高血糖并不等于糖尿病,人体的正常空腹血糖是3.9到6.1之间,若是空腹时的血糖超过6.1我们是不能直接确定为糖尿病的,因为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暂时性的因素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有一个缓冲区间,空腹血糖处在6.1到7.0之间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也就是此时人体对血糖的处理能力已经降低,但是还没有完全失去代偿能力。
只有在空腹的时候,血糖仍然超过了7.0,那么此时基本可以确认存在有血糖代谢障碍,也就是糖尿病,有些朋友觉得空腹血糖测量比较麻烦,那么平时我们的血谈也有参考性,当人体在任意时刻,随机测量的血糖值超过11.1的时候,也是代表血糖的代谢能力障碍,正常人的血糖一般是不会超过11.1的。那么糖尿病酒精在哪些人群中比较高发呢?
第一,就是家族有糖尿病病史的朋友,因为糖尿病是具有遗传性的,但是是否真的会出现血糖代谢异常还与环境因素有着巨大的关系,这两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例如一个家族有遗传性糖尿病史的朋友,他是具有易感基因的,也就是他出现糖尿病概率会比其他人高,但是若是他的环境因素控制比较好,生活作息非常健康,没有肥胖以及不良饮食,那么就可以把出现糖尿病的风险降到很低,这就是遗传与环境两者的关系。
其次就是胰岛功能异常的朋友,胰岛是胰腺的一部分,我们说,人体能够自身分泌的唯一降血糖物质就是胰岛素,当胰岛素的分泌合成出现障碍,那么血糖自然就会出现异常,胰岛中合成胰岛素的是β细胞,β细胞缺陷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关于胰岛缺陷的机制有很多,糖脂毒性、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是胰岛细胞缺陷的始动因素,而胰岛炎症、胰岛脂肪、终末糖基化产物以及过度的细胞凋亡是胰岛出现功能恶化的结构因素。
第三,就是胰岛素抵抗的朋友,什么叫做胰岛素抵抗呢?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对胰岛素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如正常人的一单位胰岛素可以降低1mmol/L的血糖浓度,但是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朋友,一单位的胰岛素可能只能减低0.1mmol/L的血糖,这就是胰岛素抵抗,此时需要人次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血糖,最终导致血糖失代偿。
这2个血糖改善措施,你学会了么?
血糖的升高与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人的饮食又绝大部分都是以面食为主,尤其是精细面食,如面粉制品以及米饭等等,这些食物的升糖指数很高,会极大升高餐后血糖,所以对于有血糖异常的朋友,要减少米饭以及面食的比例,多食用芹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轻体重,尤其是对于肥胖的朋友来说,控制每天自己的热量摄入,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的理想体重给的热量在25-30kcal之间,若是有体力劳动则在40kcal左右,肥胖的朋友根据这个指标适当减少,直到恢复正常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