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糖尿病患者,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pf/a_5112771.html

年至年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男性高于女性,而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的90%-95%。2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之后,50岁后明显增加,60-69岁发病达高峰。糖尿病的高龄化使得我们对于糖尿病的家庭护理不得不引起重视,如果家中有糖尿病的患者,下面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了。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给患者及整个家庭都带来经济及心理压力,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饮食紊乱等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情绪稳定。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治疗的基础,在饮食的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正常值以及糖尿病饮食估算法和适用范围,如普通膳食,适用于体重大致正常,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每天主食~g。轻体力活动者g,中体力活动者g,消瘦或重体力活动者~g,动物性蛋白质~g,油1~2勺,蔬菜1~1.5kg。低热量膳食,适用于肥胖者,主食和副食按上述减少10%以上,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高蛋白膳食,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者,主食和副食可比普通膳食增加10%以上,动物性蛋白质增加20%以上。

合理安排餐次,一日至少三餐,使主食及蛋白质等均匀地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一般按1/5、2/5、2/5分配主食,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两正餐之间的加餐,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限制饮酒,禁止吸烟。科学选择水果,可吃生黄瓜和生西红柿。维持正常体重,保证机体摄入合理充分的营养,维持健康。

用药监督

患者因服药时间较长,易出现难以坚持连续服药、不能按时服药、忘服、漏服、自主服药等现象,患者家属一定要监督糖尿病患者必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注射胰岛素者,家属和患者都应该掌握胰岛素的保存方法和注射技术,保证剂量的准确性,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有计划改换部位,避免组织硬化,使胰岛素吸收不良。

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理想控制标准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家属对于家中的糖尿病患者要及时监测血糖,从而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的调整,监测时间和频率应因人而异。

督促运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饮食习惯、血压等情况制定运动方案,运动方式主要以步行、打太极拳、慢跑、爬山、做健身操等为主。运动时间的选择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2h左右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min,每周至少应坚持3~4次。注意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都应该全面体检,以确保运动的安全。

其他措施

平时居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安静,室温18~20℃,湿度在50%~60%。勤洗澡、勤换衣服,平时应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底软,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和鞋子,不要光脚走路,指甲不要修剪过短,每晚用温水洗脚,用柔软和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的擦干脚部。冬天用热水袋和电热器取暖不宜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烫伤。

家庭是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主要的护理场所,家属是主要的照顾者。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护行为。只有家属获得较全面的知识,才能够帮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zl/11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