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轻化及早预防很重要

北京皮炎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jc/140112/4325495.html

年轻化的糖尿病

需要这样管理和预防

01

健康饮食

02

合理运动

03

定期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年18~4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13.2%,增长迅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什么是糖尿病?为何曾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盯上了年轻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控制糖尿病呢?

带你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且体重下降。但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可能仅有难以忍耐的皮肤瘙痒、皮肤干燥、饥饿感、视物不清、容易疲倦等。

糖尿病的误区

误区一

糖尿病是老年病

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随着生活和饮食的改变,人们更偏爱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超重、肥胖的年轻人日益增多,年轻人2型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

误区二

糖尿病不会遗传

很多年轻人都会认为父母、爷爷奶奶患有糖尿病,不会提高自己患病的几率。其实不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是高危人群之一,患病几率比其他人更高。

误区三

没有任何症状,不会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起病隐匿,前期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并发症(如视力下降、皮肤感染等)才被检查出糖尿病。

误区四

少吃糖就不会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确实不能多吃糖,但少吃糖并不意味着就与糖尿病无缘。高热量的饮食、缺乏锻炼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会遗传,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

而且,除了遗传,家人之间也很可能互相影响,传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在家庭中频繁发生。

?超重

肥胖(体重指数BMI大于24)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身高×身高),其体重按公斤算,身高按米算

身体自带的胰岛受体数是相对固定的,而体重偏重的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这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饮食不健康

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但容易摄入过多能量,还可能让血糖不知不觉升高。

?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缺乏运动

现在人们经常久坐,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

糖尿病趋于年轻化

引发糖尿病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如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肥胖和体力活动不足等。超重与肥胖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从前,我们总觉得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疾病,但现在年轻人发病的越来越多。”今年15岁的小男孩晨晨是个84公斤重的小胖墩,5年前因多饮多尿多食来院就诊,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据悉,晨晨小时候特别爱吃蛋糕、肯德基等甜点和油炸食品,喝奶茶等饮料,还不喜欢运动。由于父母没有多加约束,晨晨的体重不断上升,最终发展成了糖尿病。

  其实,跟晨晨这样的小胖墩相比,一些中年人与青年人也有类似情况,应酬多、大吃大喝,坐得久、动得少,导致能量过剩,出现了脂肪肝、“啤酒肚”,长此以往,“三高”能不喜欢他嘛!

糖尿病的日常预防和控制

成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及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可别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放松警惕;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也不见得可以“高枕无忧”,宜在40岁时开始筛查;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尤其是肥胖者,更要小心被糖尿病“盯”上,建议从10岁开始筛查,青春期提前的个体则推荐从青春期开始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在生活中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得了糖尿病,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糖尿病却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得好,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并发症,预防大于治疗。

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病等。

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早期检测试贴活动开始啦??????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Ⅰ)

福美迪汉印贴膏法是属于自主神经检测,它是针对细小纤维神经进行检查;

操作简单方便

检测结果客观准确??

无创伤

尤其适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

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

1.跳舞:跳30分钟可消耗热量为卡。

2.爬坡快走:30分钟可消耗热量卡。

3.慢跑:30分钟可消耗热量卡。

4.游泳:以自由泳为例,30分钟消耗热量卡,1小时为卡。

5.骑自行车:时速低于16公里,骑30分钟以上消耗热量卡。

6.家务:做30分钟以上家务,如种花、除草等可消耗热量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zd/9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