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中国正进入慢性病的高发期,也是慢性病的重灾区,未来10年将有万中国人将死于慢性病。当你看到这个数据是否吓了一跳?
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慢性病不是突发疾病,而是长期累计而成的疾病,是提前预防的。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认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应把握时机,重视在没有病症前就加以调理防范,而不是在疾病发生后“亡羊补牢”。
中医“治未病”理论经过多年来医者们的总结、传承与发扬,具备了较深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及愈后防复。
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由此可见,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营养干预:营养干预就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关键,是趋势!
医学营养治疗是临床上对特定疾病(主要是慢性病)的营养障碍采取特定营养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营养评估、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监测。医学营养治疗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
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东西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食物里面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
营养修复细胞,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的本能
所有的动物与人类都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完善的自愈系统,可以面对自然界的各种严酷环境的伤害,而得以生存并繁衍至今。一旦人体受到伤害,只要给足时间,给足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材料,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过程。强大的自愈能力在营养的支持下,它尽最大的努力维持着人体的生命状态。
食物的质量决定了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质量
当人体任何部位受损需要修复,如果修复的“材料”不足,也就是营养素有所欠缺,那么修复工作就会受阻,就会将伤害留给我们。人体的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自于从我们食物中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它们被人体利用,滋养着我们体内的细胞,还可以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
食物的质量决定了营养的质量,营养的质量决定了细胞的质量,细胞的质量也就决定了器官的质量,器官的质量也就决定了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质量。
营养治疗是慢病防治的重要手段,自古即有“医食同根、药食同源”之说,营养是把“双刃剑”,多则“火上浇油”,少则“雪上加霜”,故营养供给和营养治疗贵在合理、平衡。
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为什么医生和药物解决不了慢性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