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李雪峰河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
近日,河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在进行社区糖尿病筛查时,精心制作的《糖尿病风险评估问卷》受到居民们的欢迎。花几分钟回答下面这8个问题,可评估自己在未来几年内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今天您也来测测吧,文末有出题专家的详细讲解哦。
一、直系亲属有没有人患糖尿病?
●没有(0分)
●有:祖父母、姨、舅、叔、伯、表(堂)兄弟姐妹(3分)
●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5分)
二、有没有曾经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期间发现血糖升高?
●没有(0分)
●有(5分)
三、年龄
●<45岁(0分)
●45-54岁(2分)
●55-64岁(3分)
●>64岁(4分)
四、肥胖程度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就是用体重多少公斤除以身高多少米的平方,比如您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体重指数=60÷1.6的平方,也就是60÷1.6÷1.6=23.4)
●BMI指数<25(0分)
●BMI指数25-30(1分)
●BMI指数>30(3分)
五、腰围测量方法是:经过肚脐绕一圈来测量腰围
●男性:<94cm(0分)94-cm(3分)>cm(4分)
●女性:<80cm(0分)80-88cm(3分)>88cm(4分)
六、您是否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
●是(0分)
●否(2分)
七、您多久吃一次蔬菜、水果?
●每天(0分)
●不是每天(1分)
八、您有没有高血压?
●没有(0分)
●有(2分)
答案来了
>20分风险极高,估计每2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糖尿病。
15-20分风险高,估计每3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糖尿病。
12-14分风险中等升高,估计每6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糖尿病。
7-11分风险轻度升高,估计每25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糖尿病。
<7分风险低,估计每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糖尿病。
专家解析
糖尿病有遗传性,一级亲属风险高
不管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糖尿病的遗传性,是遗传给后代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换句话说,糖友的后代比健康人的后代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且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更明显。特别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超50%。
记住6、7、11.1这三个数
任意时间发现血糖升高,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便没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吃,体重减少)症状,也要复查。
市民可记住三个数字——6、7、11.1。空腹血糖最好不要超过6,一旦介于6.1至7之间,说明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需遵医嘱调理。空腹血糖≥7或餐后血糖≥11.1,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50岁后,糖尿病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简单来说,随着年龄增加,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逐渐生理性衰竭,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糖尿病。
肥胖和糖尿病互为因果
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体重越大患病风险越高,且肥胖和糖尿病互为因果。对肥胖者而言,其体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这会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而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就需要胰岛“超负荷”工作,时间久了,胰岛功能受损严重,就会发生糖尿病。此外,糖友患病后,身体脂肪代谢进一步紊乱,会加重肥胖。
中心型肥胖更容易诱发糖尿病
男性腰围≥94厘米(2尺8)、女性腰围≥80厘米(2尺4)被称为中心型肥胖,也就是内脏脂肪堆积过多。相较于全身型肥胖,这种肥胖更容易诱发糖尿病。
记住“”运动口诀
运动可以增强细胞的代谢能力,还能控制体重,可记住“”运动口诀,“1”是每个人每天要运动,“3”是每次最少活动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喘、不影响说话为宜,“5”是一周至少运动5次,“7”就是运动时心律不超过减去年龄所得数值。
糖尿病和吃喝关系密切
人们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如果超过6两,胰岛细胞就必须过多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如果脂肪摄入过多,每天超过25克,则可能发生血脂增高,可能导致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逐渐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饮食要全面、适量,市民可依据国家发布的膳食指南来安排饮食,如每天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果胶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查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同源性疾病,往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往往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而高血压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友由于血糖升高,血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知多一点
●糖尿病不会传染,不过,如果夫妻一方患糖尿病,另一方的患病风险也会升高,这主要与家庭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包括饮食、运动和情绪互相影响,建议夫妻未患病一方要定期查血糖,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烟酒和糖尿病存在因果关系,长期抽烟会造成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作用减弱,经常饮酒会对肝脏产生沉重的负担,从而对糖元的储存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可能诱发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数字歌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两个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查体重、血压、血糖、血脂。
五六个月: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一两公斤即可,五六个月就见成效。
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END转发出去
让更多人看到
往期精选●洛阳有10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院!
●洛阳市五院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确定了!河南全省学校推迟开学来源:洛阳晚报健康周刊记者崔宏远通讯员牛然
编辑:裴冉冉
统筹:李新伟
审核:孟国庆
业务洽谈:
健康周刊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洛阳晚报《健康周刊》健康的事,这里更专业洛阳晚报《健康周刊》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