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林野的人总会觉得他似曾相识,到底在哪见过呢?对了,香港演员午马!长相固然相似,不过他这身肌肉午马可比不了,想知道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吗?还是让他自己说说吧。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看书,喜静不喜动,初二的时候体重已经接近斤了,体质还特别糟糕,米竟然跑出了8分钟的“惊人成绩”,像引体向上、俯卧撑对我来说更是不敢想象的事儿。
当时有个同学对我说:“你肯定会越来越胖,活不到25岁!”我当时听了后心情十分低落。都是半大孩子,也许他是无心的,但这确确实实刺激到了我,我真的害怕自己二十多岁时身体就垮了,于是决定开始锻炼身体。谁知,从此便与健身健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显成效
我那时根本不懂什么叫力量训练,什么叫有氧运动,只记得自己曾经有这么一个经历:小学三年级时,我曾经坚持练了一个暑假的哑铃,开学后小伙伴们惊奇地发现我的力量变大了很多,而且我自己也觉得胳膊比原来更加磁实了。好吧,就从练哑铃开始……
手头没有哑铃怎么办?我找到了长辈装铁砂的两个小塑料罐,每个约重10斤,和一般哑铃重量差不多。最开始一次只能做十几次,几个月后,我单次上举已经可以达到次,期间我还自己发明了一些练胸、二头和腿的动作。虽然现在看起来动作非常不科学,但确实有效提高了我的体质。
练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吧,不但跑步达标了,体重也下降到多斤,个子也长了,精气神儿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学习成绩都比原来要好。升到高中后,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宽厚,上臂围达到了40厘米以上,同学们也对我另眼相看,开始叫我“大壮”、“大块儿”,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随后,我开始买《健与美》杂志,了解到世界上有一种练得最壮的人叫健美运动员,并开始崇拜他们;那时候哪里有网络,北京有线体育台才刚刚开播,记得有段时间有过一个健美版块,介绍一些国外健美明星、健美赛事和运动员的肌肉展示,可惜这个节目后来被叫停了……这些就是我当时所有的健美知识来源。
走进健身房
我一直没有进入过健身房训练,直到毕业参加工作几年后,才在两个新同事的带领下进入了健身房。那两个同事练了几年了,都是大块儿,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身边有这么壮的人。他们带我到了经常训练的老铁馆,那里的设备老式破旧,但是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回家后我立刻开始打听附近有没有健身房,结果很失望,没找到。最后只能在离单位不远的一家社区健身房办了月卡,才50元。那时一星期我能练3次,往返都要两个多小时,每次训练一个半小时左右,然后饿着肚子回家,一个多小时后才能吃上饭,练和吃都很不科学。但是半年多后,我的形体有了很大的变化,各项围度都超过了我那两个健身的同事,不得不说,我在健美上还是有那么一点天分的。
不久后,我家附近终于开起了一家比较大的健身房,我总算是不用在路上浪费很多时间,可以更好地安排饮食和休息,很快我成了这家健身房最壮的会员之一。
比赛的诱惑
几年后,网络开始普及,我当时浏览最多的就是大斌健美论坛,最喜欢看的是健美知识类的帖子和健美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平时也去现场看了两三场市级的健美比赛。我开始想,是不是该准备一次比赛了,给自己这么久健身生涯一个交代?
于是,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备赛。现在想起来,当时懂的太少,把比赛想得太简单了,有氧就是跑!跑!跑!练腿就是宽蹲、窄蹲,摄入蛋白就是鸡胸肉,主食吃大米饭……备赛这么不科学,效果能好得了吗?!
所以失败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凭借相对大的围度和一股初生牛犊的劲头儿,也没有遭遇太大的难堪,我记得也有观众为我拍照,也记得评委老师鼓励我说:“围度很大,精度不够,继续努力!”初次比赛之前,我也曾经偶遇过一些国内知名健将,如亚洲冠军秦承勇、全国冠军潘敬辉、王建国,可惜因为没有勇气请教而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所以,现在无论碰到哪位优秀选手,我都会上去虚心请教。
转战健美吧
这次比赛给我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严重的伤病——左肩扭伤。这次伤病影响了我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去健身房的时间也得不到保障,不是不想去,而是疼得没法练,情绪上也十分消沉。因为上网时间多了,我发现常浏览的几个健美网站,已逐渐呈现出一潭死水的趋势,新人、新帖特别少,于是我来到了更新率高得多、可读性更好的健美网站——百度贴吧健美吧
那时健美吧很弱小,会员只有一万多,但新帖多啊,每天会增加很多新人,吧里的活跃度也高。潜水了一段时间后,我喜欢上了这里,为了方便和别人交流,我注册了自己的ID,就是现在我这个“紫川秀”的ID。
刚进入贴吧,我头两个帖子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回复,但第三个帖子产生了变化。那是年五一,我在家休息,突然想到给吧友问个好吧,于是自拍了几张照片展示肌肉(主要是手臂)。结果这个帖子回复率出奇的高,代表新回复的提示音就一直没断过,最后我不得不把声音关闭。
大多数回复的吧友都对我的热情表示赞扬,还有很多请教问题的。于是我也认真回复,用我那时少得可怜的健美知识为刚接触健身的兄弟们答疑解惑。短短一天时间,这个帖子回复率达到了五、六百,点击上万次,这无疑给予了我信心,让我有了和吧里人交流的动力。
那时候我的伤病也得到了好转,而很大方面也是受益于贴吧,因为我没事就浏览了很多关于肩伤恢复的技术贴。现在我左肩伤病已经基本痊愈了,而对于那些无偿分享经验的兄弟,我心里也是非常感激的。
伤势好转后,我训练的频率恢复正常了,接下来我把自己的变化通过照片发在贴吧,并加上自己的训练心得作为回馈分享出去。同时,我还浏览那些比我练得好的吧友的帖子,努力去汲取营养和知识强大自己。
由于平时积极发帖、认真回复吧友的问题,很多吧友亲切地叫我为“紫川哥”“紫川大神”。刚进吧三个多月,在一次公开的评选吧务的活动中,我就以得票数第二位被选举为健美吧的吧务之一,负责维护吧里版面的清洁,删封恶意破坏贴吧正常交流的ID。
开启教练生涯
这两年健美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健美运动员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国内的赛事更是吸引了不少国外的职业高手。看到这些,我已不再满足于所谓“贴吧大神”的称号,希望有朝一日站在赛场上和众多的强手一决高下。
原来我是做IT行业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一咬牙辞去了这份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工作。是的,这份工作我也努力投入过,更拿过两年公司的销售冠军,但这些都过去了,我现在只希望人生中能有一段日子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的,真正为自己而活。我的家人经过开始的反对转变为支持我,正是因为家庭的支持我才得以追逐我的梦想。后来,我在一家很大的连锁健身房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私人教练工作。
很多人存在一种偏见,那就是私人教练都是骗人的、水平很低,而在我了解并从事了这个职业后发现,这类观点失之偏颇。诚然,有一些刚入行的新教练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那些做教练时间比较长的老教练在教授会员上还是非常出色的。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教练正名。所以在教授会员上,我始终不会首先考虑收入和利益,而是希望他看到自己的改变。当会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蜕变时,可能我心里的满足感会比会员还要强,我想这才是这份工作最迷人的地方。
突飞猛进
做教练后有了更多时间训练,我开始着手自己的比赛。教练的工作任务是很重的,我只给自己不到五十天的备赛时间。经过努力训练和减脂后,效果比上次稍好,但是现在的健美水平比原来高了很多,我和对手的差距更大了。
两次比赛的失败让我反思,这样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需要高手指点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这次比赛我最大的收获是巧遇了潘峰老师,经他介绍我来到了华侨城英派斯健身房工作。潘峰老师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都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且他乐于指点别人和分享经验。平时潘老师的训练我会认真观察揣摩,他的指点我牢牢记在心里。
我试着把潘峰老师的训练内容收集起来,编辑配图发在了健美吧,结果受到了吧友们的一致好评,回复之热烈超过我的预料。潘老师知道我写技术贴后很感兴趣,给予了我很大帮助,耐心为我解释动作和要点,并且告诉我放心大胆的写吧,他的训练技术可以公开分享不保密!据我所知,能够做到这点的运动员可真的不多。此外,还要感谢“健人体育”的刘铁民刘哥,是他发现了我在写训练技术文章方面的才能,并且对我写作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经过大半年的系统训练和严格备赛减脂,我一共减掉了29公斤的脂肪和水分,以个人最好状态参加了不久前的北京市健美锦标赛80公斤级比赛,成功进入了决赛并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现在回想起来,赛场上激烈的PK,几次被叫上叫下,仍会令我激动万分,真有点像做梦一样,太刺激了……我相信一个人只要努力过,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虽然从年龄上看我已经是一个“大龄”选手了,但是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义无反顾地练下去、比下去。对我来说,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通过努力发掘出自己的最大潜能,这就够了。
有很多人知道我练健美后,都觉得我会放弃,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质疑早就烟消云散,而我仍然坚持着并且越练越好。将来等我老了,不能作为一名选手去比赛了,我也会选择与健美有关的工作,因为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健美了。
小贴士:点击健人进入公共账号。回复1为您推荐:减肥瘦身类文章回复2为您推荐:励志类健身文章回复3为您推荐:健身小贴士文章回复4为您推荐:女性健身类文章回复5为您推荐:锻炼腹肌类文章回复6为您推荐:锻炼腿部类文章回复7为您推荐:锻炼肩部类文章回复8为您推荐:锻炼臀部类文章回复9为您推荐:精彩的健身视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