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这样的日子真的是生不如死,我心里的苦谁能知道呢?”说这话的张先生那双失神的眼睛里流下了两行泪水。
今年48岁的张先生,5年前被诊断出了糖尿病,原来比较胖的他是因为体重下降了20多斤,害怕医院,当得知是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体重下降,张先生一颗悬着心放下了。不过就是个糖尿病,又死不了人,张先生把医生给开的降糖药吃完就再也没看过医生。平时偶尔测个血糖,看见高了就买一两盒降糖药吃一吃,过后便不再理会。
就在上周,张先生和几个朋友吃饭喝洒后回到家,坐在马桶上方便时突然感觉眼前一黑便什么都看不见了,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张先生失明了,原因是糖尿病引起了严重的视网腊病变,还能不能再看得见,医生说只能尽力去治疗了。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糖尿病是慢性病,有人得了几十年都不会失明,怎么可能短短几年就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但类似张先生这样的经历真的并不少见,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不了解之过。
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在发生前至发生早期,甚至有些人已经到了中期也不会有任何感觉,很多人的知道的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并非人人都会出现,也并非会同时出现,而且往往是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出现的症状,所以很多糖尿病人是在无意间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样的患者在糖尿病人群中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正因如此,很多糖尿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当其冲。这是为什么呢?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首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长期高血糖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内皮的损害,特别是细小的血管更容易受到高血糖的侵蚀而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样的血管弹性和脆性增加,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而人眼底的血管非常丰富,是最容易受到高血糖损害的微小血管。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眼底视网膜病变者达到了37%。
视网膜是人眼底最主要的结构,其丰富的微血管分布为视觉中枢(黄斑)提供着氧与营养,一旦这些微血管受到高血糖的损害便会发生破裂出血,为保证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便会有新的微血管生成,而这些新生血管并非正常的血管,更容易发生破裂。但这些血管破裂的出血如果没有覆盖到黄斑,则视觉并不会受到影响,只有当出血量突然增加或是破裂的血管发生纤维化而牵拉视网膜,覆盖、牵扯黄斑时才会影响视力,严重的可引起失明。
这也就是说,糖尿病人视力没有变化不等于没有视网膜病变发生,视网膜病变没有涉及到黄斑时并不会影响视力。张先生就是因为上厕所方便时,因为便秘而用力较大,造成了眼底血管压力突然增加而导致大出血,影响到了黄斑视觉中枢而导致了失明的发生。临床常见有的糖尿病人咳嗽了一下、抬了一件重物、举了几下杠铃就失明的例子。
所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一定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视网膜的血管结构与肾脏的血管结构非常相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发生,临床上往往能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中预测与发现肾脏的病变,这是因为视网膜上的血管是人体中唯一能够肉眼观察到病变的血管,通过眼底镜与造影检查即可实现。
因此,糖尿病人每年都应当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已经发生了视网膜病变则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并及时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运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手段,阻止及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使失明的风险降低94%以上。
失明的痛苦只有自己承受,忽视糖尿病治疗后果往往无法弥补,那么你今年做眼底检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