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paisufa.com/m/
本文分享1个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病例,邀请到天津医医院(医院)肾病科的单春艳主任进行病例点评。
天津医医院
单春艳教授
病例:中年男性,新发糖尿病入院治疗,通过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帮助其解除高糖毒性,有效控制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并通过出院后续治疗兼顾疗效及安全性。
病例
病例讲述人
天津医医院肾病科
郑妙艳
患者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男,53岁主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2月,发现血糖升高1周,尿酮体阳性1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2月内下降约15kg),无心悸、怕热、多汗,无烦躁、易怒、焦虑,无喜冷饮,未予重视。一周前自测空腹血糖16mmol/L,餐后血糖32mmol/L,1天前就诊于我院门诊,发现尿酮体2+,空腹血糖15.3mmol/L,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无视物模糊,偶有左手指尖麻木,无下肢水肿;双下肢乏力,无间歇性跛行,无明显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双下肢胫前皮肤逐渐发黑,自发病以来,饮食可,睡眠欠佳。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否认脑血管病史、精神病史,否认肝炎史,结核史,疟疾史,20年前小腿外伤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姨妈、表弟);否认其他家族性遗传病史
患者查体
向上滑动阅览
体格检查
T
P
R
BP
36.4℃
72次/分
18次/分
/78mmHg
H
W
BMI
腰围(WC)
cm
kg
30.1Kg/m2
cm
实验室检查
HbA1c:13.10%
空腹血糖(FPG):12.13mmol/L
空腹胰岛素4.85mIU/L
空腹C肽:1.97ug/L
尿常规:葡萄糖4+,酮体2+
其它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血脂:甘油三酯(TG)1.32mmol/L;总胆固醇(TC)4.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0.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4mmol/L↑
尿白蛋白/肌酐:5.59(mg/g)
24h尿白蛋白定量:9.44mg/24h;24h尿蛋白定量:0.06g/24h
眼底镜:大致正常
腹部B超:脂肪肝,肝多发囊肿,肝内钙化斑
动脉超声:左心房增大,主动脉瓣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肺动脉瓣反流
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动脉硬化伴多发附壁斑块形成
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筛查
大血管并发症:有
微血管并发症:无
临床诊断
向上滑动阅览
主要诊断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性酮症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肥胖症
高脂血症
病例特点
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发病,体型肥胖,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有糖尿病家族史
患者血糖高,尿酮体阳性
肥胖(BMI:30.1kg/m2)
治疗目标
纠正糖尿病酮症,解除糖尿病“高糖毒性”,控制血糖达标,同时避免低血糖
住院治疗方案
向上滑动阅览
降糖治疗方案
短期CSII强化治疗,后给予甘精胰岛素U、利司那肽、二甲双胍缓释片
停泵后治疗药物:甘精胰岛素U(20U起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利司那肽(10μg起始,适应后增加至20μg)、二甲双胍缓释片
方案依据
基础胰岛素与利司那肽联合可同时改善FPG和PPG,全面改善血糖,兼顾降糖外获益[1]。
住院治疗经过
向上滑动阅览
出院治疗方案与出院随访
向上滑动阅览
其它降糖药物:利司那肽20ug皮下注射qd;二甲双胍1.0bid
■临床思考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多方面情况,在尽可能减少低血糖风险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可行的胰岛素品种与用药方案;
2.基础胰岛素是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基石,应贯穿治疗的全程;
3.基础胰岛素+利司那肽的治疗组合方案机制互补,可同时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实现全面降糖;
4.甘精胰岛素U可实现平稳控糖、治疗低血糖风险低,并且剂量调整灵活便捷,是胰岛素起始治疗更为理想的选择。
专家点评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
医院
单春艳教授
本期所述病例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经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后,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GLP-1RA和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出院后续治疗中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使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尽快安全达标。基础胰岛素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胰岛素起始治疗首选,应贯穿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始终。全新一代甘精胰岛素U更好地兼顾疗效与安全性,在实现平稳控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并且剂量调整灵活。
BRIGHT研究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U与德谷胰岛素疗效相当,但甘精胰岛素起始调量期低血糖风险显著降低[2]。
CGM研究证实,与德谷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U治疗血糖变异度更低[3]。
此外,甘精胰岛素U是通过皮下储库微沉淀技术实现作用时间延长,主要在在皮下发挥缓释作用,而非延长在血液代谢中的时间,较需在血液循环中与白蛋白结合进行二次缓释的地特/德谷胰岛素,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吸收入血的过程,更加模拟生理性胰岛素作用模式,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平稳控糖,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肾衰竭患者有独特优势。
年9月2日,甘精胰岛素U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上市,且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因此,对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U是胰岛素起始治疗更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GiorginoF,etal.DiabetesMetabResRev,,32(6):-
[2]RosenstockJ,etal.DiabetesCare,41(10):-
[3]KawaguchiY,etal.JDiabetesInvestig.;10(2):-51.
MAT-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