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
在各种疾病高发的今天,体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接受体检,以至于自己患某些疾病的风险高,甚至已经患上了某些疾病都不自知。
为此,可可整理了一些高发疾病或疾病风险的自测方法,赶紧和家人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自测血管健康程度
虽然人人都对癌症避之不及,但我国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却是心脑血管疾病。如何自测血管健康,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1看抬头纹欧洲一项三千人的研究发现,抬头纹越多的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如果额头上存在5条以上浅纹或出现深纹,更甚至出现5条以上深纹,可能预示心梗风险较高。
2摸耳垂耳垂部位主要是软骨组织,血液是最少的,温度应该是全身最低的。但如果手的温度比耳垂低,就说明末梢血液灌注不足,可能预示血管受损。
3摸足背动脉脚踝内外两侧连线的最高点,与大脚趾、二脚趾中线的交点,就是足背动脉的所在之处。
如果足背动脉搏动弱,或双脚足背动脉搏动强弱不一致,可能预示搏动弱的一侧血管受损。
保护血管,应避免吸烟、“四高”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平时可适当多吃富含纳豆激酶、精氨酸、纤维素等营养的食物,如:纳豆、泥鳅、芝麻、山药、燕麦、芹菜等,有助于调节血脂血压,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自测深静脉血栓
虽然动脉血栓更为人熟知,但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却是动脉血栓的4倍,血管外科门诊中,60~70%的患者都是静脉性疾病。当深静脉血栓脱落时,还可能随血液流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引发致命危机。如何自测深静脉血栓?
1看下肢检查腿上是否出现蜘蛛状静脉血管扩张(如下图),是慢性静脉疾病的一种表现。
如果存在,可能说明下肢静脉存在一定的问题。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血液瘀滞,下肢静脉压力增高,容易形成浅静脉血栓。
有些浅静脉扩张也可能预示已经形成了深静脉血栓。当血栓堵住了深静脉,血液回流就只能依靠浅静脉,此时浅静脉就会出现代偿性扩张。
2测腿围测量两条腿髌骨下10~15厘米的地方(大概是小腿最粗处),对比小腿围的长度。
正常人的小腿围应该是一样的,但由于两条腿肌肉力量不同,可能存在一腿粗一腿细的情况,一般腿围相差1厘米以内是正常的。
如果小腿围相差2厘米及以上,可能预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是因为血栓堵塞了深静脉,造成血液回流障碍,下肢静脉压力升高,使腿围变粗。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液粘稠、肢体制动等有关,平时应注意多喝水、多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久坐等,若是不便走动者,可将腿部垫高,帮助血液回流,避免瘀滞在下肢。
3自测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是众多疾病的基础,还可增加癌症风险。我国不仅糖尿病人数众多,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率也达50.1%,相当于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你离糖尿病有多远?
1“三多一少”随着疾病进展,糖尿病患者会表现出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少。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糖尿病。
2看握力将海绵完全浸湿,单手用力挤压后,放在纸巾上,看纸巾的浸湿程度。纸巾上的水越多,说明握力越小。如果握力明显减弱,可能预示糖尿病前期。
握力能判断是否存在肌少症,即骨骼肌是否减少。肌少症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如果出现肌少,往往存在脂肪增加,容易加剧胰岛素抵抗,引起糖尿病。
3风险评估表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其他学会的一些专家制定了一个糖尿病患者高危筛查表,如下图。如果总分≥25分,糖尿病风险较高。
其中,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身高(m)。此外,女性相对自律,家务劳动多;而男性应酬多,易肥胖,所以从性别上来讲,女性风险更低。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如果6.1mmol/L≤空腹血糖<7mmol/L,或7.8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预示糖尿病前期(糖代谢/耐量异常)。如果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预示糖尿病。
远离糖尿病应做到饮食均衡合理,少吃高热量的食物,避免脂肪堆积。平时也要适当运动,促进脂肪消耗,避免肥胖增加糖尿病风险。
4自测骨质疏松及膝关节软骨健康
骨骼是人体的支柱,而膝关节是人体承重及活动量非常大的一个关节,如果发生骨质疏松或膝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瘫痪。你的骨骼和膝关节软骨健康吗?
1自测骨质疏松测量臂长与身高,对比结果是否相等。
正常情况下,身高和臂长几乎等长。如果50岁以后,身高比臂长短3~4cm以上,可能预示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后,腰椎的椎体和椎间盘变短,会导致身高变矮。
2自测膝关节软骨磨损坐在凳子上,双腿交叠,呈跷二郎腿状,然后用手轻轻按压膝关节髌骨下方膝眼的位置,按压5秒钟。
如果只有酸胀感,说明正常;如果有明显疼痛,可能说明软骨已经开始磨损了。
预防骨质疏松,可遵医嘱补充钙剂、维生素D,平时适当多晒太阳,而日常保护膝关节,需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跷二郎腿;跑步、登山等运动需量力而行,并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如:跑鞋、登山杖等。
5自测各器官功能
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各组织器官相互协作,如何判断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1自测脑功能闭着眼从袋子中取出东西,并说出手取出的物品是什么。
“袋中取物”是测试感知力的经典方法,如果不能准确说出取出的东西是什么,可能说明感知力下降,老年痴呆风险较高。
2自测心功能每秒钟上下一个台阶1次,连续3分钟后停止,然后数接下来1分钟的脉搏;坐下休息3分钟后,再数1分钟的脉搏。
如果运动3分钟后的心率是最大心率(-年龄)的60%~70%,不超过80%,且休息3分钟后心率≤次/分,则表示心功能较好。如果不符合这个结果,可能预示心功能不太好。
3自测肺功能统计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正常的呼吸频率是16~20次/分,如果低于12次或超过24次,可能预示肺脏疾病。
4自测肝功能如果手掌大小鱼际发红,或身上皮肤出现蜘蛛痣(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红血丝,按压时消失,松手后出现),可能预示肝功能受损,存在肝脏疾病。
5自测肾功能每天早晨起床排尿后,观察尿液的状态。正常的尿液是淡黄色透明的,如果出现小便异常,如:呈浓茶色、血色,或泡沫多且不易消散等,可能预示肾功能受损,应及时就医。
呵护各器官功能,要做的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几点:戒烟戒酒、饮食合理、适当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情。
6自测脱发风险及程度
现如今,深受脱发困扰的人不计其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且男性脱发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地中海”;女性脱发则是头发变稀,能看见头皮,但不会完全暴露,发际线也不会变。
▲男性及女性的脱发方式和等级
你是否是脱发的“候选人”呢?不妨自测一下。
1测头皮出油程度在24小时没洗头的情况下,拨开头发,将吸油纸放在头顶的头皮上,等待10秒。一般来说,头皮爱出油的人,脱发可能性更大。
2测头发软硬度短发人群,一只手放在后枕部,一只手放在头顶,感受两处头发的软硬程度。
如果后枕部头发硬,头顶的头发软,可能说明头顶的头发萎缩变细,存在脱落风险。
3拉发实验食指和拇指捏住50~60根头发,轻轻地从发根往外捋。如果捋掉的头发超过6根,说明脱发严重。
降低脱发风险,可以这样做:不熬夜,以免内分泌紊乱,造成雄激素型脱发;吹风机别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头皮和毛囊;学会释放压力,避免压力型脱发;时常用手按摩头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
如果您有脱发、白发、头屑的困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