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利 http://www.czktmy.com/bdfyy/bdfxlf/400.html郝万利 http://www.czktmy.com/bdfyy/bdfxlf/400.html
大家好,我是叶梁。今天我们讲一下肌肉,在我们血糖控制当中的重要性。
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控制血糖,采取的最主要的方式是控制饮食。我们很多人是过度少吃,少吃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血糖没有控制住,发生了反应性高血糖。
另一方面人是越来越瘦,而这个瘦不仅仅是减了脂肪细胞,关键是这个瘦减少了他自己的肌肉细胞。一旦我们肌肉细胞少了以后,我们的血糖会越来越难控制。
为什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1型糖尿病人的故事。这个人是一个美国人,他得1型糖尿病,活到90多岁。
他为什么比其他1型糖尿病人的寿命长呢?因为他在早年得糖尿病的时候,正好胰岛素被发现了,所以他是第一批最早用胰岛素的。
他用上胰岛素以后,血糖控制稳了,他上了大学,学的是理工学。他琢磨,既然人体像机器一样的那么精密,胰岛素肯定和我们食物当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葡萄糖之间有数量化关系。
所以,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通过控制好自己的胰岛素剂量和自己的食物量,让自己的血糖稳定。
后来出现了血糖仪以后,他就开始不断监测自己的血糖,来观察自己打多少剂量胰岛素,吃多少主食,血糖能够控制住。慢慢地,他发现了这个规律,他打1单位的胰岛素,他需要吃碳水化合物大概15克左右。
现在,我们医生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数字算,也就是说1单位的短效胰岛素,大致相当于要对付的碳水化合物是多少?10到15克。他自己摸索出这个规律以后,就能把自己血糖控制得很好。
但是他发现,打完胰岛素以后人会发胖。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胰岛素本身不会消灭葡萄糖,它只是个激素,它必须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者是脂肪细胞或者是肝细胞,把血液里的、细胞外液里的葡萄糖转到我们细胞内去。
所以,表面上看你是血糖降低了,实际上它是从细胞外转到细胞内了。怎么转?就是靠胰岛素发出信号,胰岛素受体激活以后,就可以把葡萄糖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
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你肌肉细胞多,那就进入肌肉细胞的葡萄糖多,如果你脂肪细胞多,那就进入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多。
同样,我们肝细胞也能储存葡萄糖,但是我们肝细胞储存葡萄糖的量是有限的,最多克。
所以,我们每顿吃完饭以后,我们肝细胞会储存一部分葡萄糖。但是储存多少?你这顿饭碳水化合物消化以后,吸收变成葡萄糖,储存在肝脏里70%。
比如你吃80克碳水化合物,就会有56克左右的葡萄糖进入我们的肝脏,储存起来,作为肝糖原储存起来。
肝糖原储存起来以后,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餐后三小时以后,我们人体继续利用这些葡萄糖,它是先存起来,以备后面用。
很多人说,为什么不放在血里头用呢?对不起,我们血管是管道,是输送的通道,它不储存葡萄糖,它也储存不了多少葡萄糖。
我们一个正常60公斤体重的正常人,如果血糖正常,比如5.6、5.7这个水平,他血管里血液里头储存多少葡萄糖?6克葡萄糖。
他细胞外液多少葡萄糖?6克葡萄糖。这6克葡萄糖够他多长时间用的?一个小时之内,他就消耗干净了。所以,必须要靠肝脏不断的向血液里补充葡萄糖。
我们的血管是一个输送通道,不是一个储存葡萄糖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我们吃完饭以后,我们吸收的葡萄糖首先要储存在肝脏的部分,然后有一部分会输送到血液里头。
输送多少?30%。这30%是多少?三八24克。这24克葡萄糖进入到我们血液里头,进入到我们细胞外液里头,我们就必须分泌胰岛素,把它迅速地储存在肌肉里头或者是脂肪细胞里头。
如果你肌肉细胞多,那就储存在肌肉细胞里的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以肌糖原的形式存在。
如果你脂肪细胞多,你肌肉细胞少,那就储存在脂肪细胞里头,以什么形式存在?最后变成了甘油三酯,变成了脂肪。它不是作为糖原的形式,存在脂肪细胞里头。
这就是为什么他发现自己打完胰岛素以后,开始脂肪细胞多了。他知道这不是好事,为什么?因为脂肪细胞多,特别是年龄大了以后,你脂肪细胞越多,你的代谢其实越有问题,而且不仅仅你代谢有问题,你心脑血管都会出现问题。
怎么办?他就是锻炼身体。他之所以活到90岁,其实和他的体能锻炼,不断的锻炼肌肉有关系。
还有一点,因为他同龄的糖尿病、他同时代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他认识的人多。他发现1型糖尿病,很多人最后都是消瘦而死,身上没有肌肉。
当你身上没有肌肉的时候,你一生病,你身体的愈合能力就非常差,你身体的免疫能力就很差。这个时候人就会容易什么?会容易在手术后或者是大病后感染、得并发症死亡。
所以,他决定自己在打胰岛素的同时,一定要锻炼自己的肌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