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中药疗法

骨质疏松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代谢性障碍,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骨质疏松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老龄化社会尤为突出。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骨质萎缩、脊柱自然弯曲、骨痛、关节肿痛、驼背、胸、腰椎压缩性骨质疏松(骨折)、椎间盘突出、颈、髋、膝、踝、足多关节骨质退变均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也是此症的综合症和并发症。

?一、骨质疏松的分类?

01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三类

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症等。

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02

根据范围不同分为以下二类:

二类

①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等。

②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二、临床表现?1疼痛

1、侧方型(或称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1、侧方型(或称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立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久站或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部肌肉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者痉挛,产生疼痛,进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疼,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

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驼背、身高缩短、脊柱椎体全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有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mm左右,身上平均缩短3-6cm。

3

骨折

骨折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最大,并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甚者缩短寿命。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也可发生骨折,其中胸、腰椎体、桡骨远端、股骨上端、踝关节等部位好发,各种骨折的发生分别与年龄及绝经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4

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所致脊柱后弯,胸廓畸形,易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年龄而下降,若在加上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肺功能下降,甚至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等。

?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均在正常范围,但由于骨吸收增加,血清钙及尿钙亦可稍增加,血磷身高,若血清钙和尿钙均降低,而尿羟脯氨酶增加,表明骨形成障碍。

2X线检查

正常X射线照片可显示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变宽,骨小梁数目减少,其间隙也增宽,骨密度明显减低。脊柱骨的横行骨小梁常减少,变细或消失,而纵行骨小梁明显,椎体可因压缩骨折而成契形,或因椎间盘膨胀而呈双凹形,由于只有骨量减少到30%以上,X射线检查才能显示,故X射线检查难以发现早期骨质疏松。

3CT检查

用CT检测椎体的骨密度来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称QCT(QuantiativeCompputedTomography)。CT可选择一平扫描,通过计算机来确定任何部位三维空间的骨密度,能更好地运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的预测以及治疗的评估。CT较X线检查准确,误差为3%-9%。

4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式是测定椎骨相对密度(RVD),椎体与椎间盘密度的比较,正常应为1,椎体密度高于椎间盘;若RVD为零,说明两者密度相同,肯定有骨质疏松;若RVD为负数,则说明椎体密度比椎间盘还小,显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四、中医中药治疗?1中医治疗

祖国几千年的中医历书中记载了从补肾益精、养髓壮骨、健脾和胃、柔肝造血之三法为中心:

其一:肾虚。中医认为“肾主骨”,青少年生机勃发、骨骼健壮、动作轻灵,正是肾精充盈,阳气升发的表现。中老年后,肾气日衰,无以充养骨骼机体,骨髓日减,出现一系列萎软骨堕的征象,类似于骨质疏松的症状,比如骨骼无力容易跌倒,骨骼不坚,容易骨折。

其二:脾虚。脾为后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脾不运化,则后天肾精亏虚,骨骼失养而骨质疏松,结果是肌肉萎缩,骨脆易折。

其三:肝血亏虚。中医认为“肝藏血,主身之筋膜”。肝阴血亏虚,筋骨失去濡养,筋骨无养而骨萎筋软。

2

中药治疗

①《补肾养髓壮骨丸》(蜜丸)

『组方』:龟鹿胶、补骨脂、太子参、熟地、黄精、甘枸杞、煅龙骨、肉苁蓉、青陈皮等组成。

『功效』:补肾益精、养髓固元、强筋壮骨、以求治本、阴阳双调、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延年益寿。

『主治』:骨质缺钙、行走无力、骨骼萎缩、肌肉僵蚕、脊柱侧弯、骨脆易折。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5克,饭后30分钟温水送服,(3-6个月为一个疗程)贵在耐心、坚守、坚持服用,定可固本。

②《健脾养胃丸》(米汤丸)

『组方』:炒白术、鸡内金、砂仁壳、炙甘草、阿胶、生山楂、茯苓、姜半夏、生黄芪等组成。

『功效』:健脾化湿、和胃养胃、增补气血、扶养体弱、调理胃气、补钙壮骨。

『主治』:后天肾经亏虚,脾气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筋骨失养、骨萎易折之症。

『服法』:每天三次,每次3克,饭前20-30分钟,温水送服。

③《养肝补血丸》(水泛丸)

『组方』:杭白芍、当归、广木香、制香附、青陈皮、炙首乌、佛手、阿胶、墨旱莲、炙甘草、橘红、大枣、煅牡蛎、党参等组成。

『功效』:补气理气、柔肝疏肝、健脾祛湿、润中化痰、补充钙质、补血造血。

『主治』:肝阴失养、筋骨萎缩、肝血不足、筋软易损、气血不足、人见衰老。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3克,饭后30分钟温水送服。

以上三丸是辩证施治,分脏腑之养而补气血,调肝肾,养脾胃,从先天与后天合而调养或分型调治,以求固元之本,三丸中补肾以蜜丸为养身之方,米汤丸为养胃(后天)之方,水泛丸为疏肝养肝之方,其各有医治骨质疏松之道也。

?四、其他调养方法?

①饮食调养: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豆制品、海产品、蔬菜和干果类食品等,少食富磷食物,如可乐等,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另需注意的是,骨头汤并不能补钙,因为钙不溶于水。

②体育锻炼:适当的户外运动(每天散步或步行在-健步以内)可以预防因不活动而引起的骨丢失,改善肌肉及增加灵活性,如太极拳、缓步跑、游泳等,还可以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是阳光的直射,隔着玻璃和涂防晒霜都可以。

③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和进食过量的咖啡因,吸烟、酒精、浓茶和咖啡因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④家居环境:家具摆放不要影响日常生活,不要在走廊或者过道堆置东西,以免摔倒,厕所铺上防滑垫,保持灯光明亮。

赞赏

长按







































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专家告诉你呲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lcbx/3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