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有效降血糖。此时,若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糖友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以下是饮食控制的知识点,看完或许你就可以成为“糖尿病饮食控制专家”了。
1:不控制饮食
饮食、运动和药物必须达到均衡血糖才会稳定,不控制饮食血糖易波动。吃的总热量多,药物在服用上也要相应增多,但药物又不能随意添加。药量增加副作用相应也增加。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不控制饮食,只靠药物无法使血糖长期平稳。
2:控制饮食不等于过度节食
有些糖尿病人害怕血糖升高,在血糖升高时过度节食,过度节食有4个坏处:第一:会造成营养不良,体质变弱。第二: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对身体伤害更大。第三:长期过度节食对胰岛分泌功能不利,使血糖更难控制。第四:糖仍然是糖尿病人的主要能量来源,过度节食会导致糖缺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专家提醒:用过度节食的方法来控制血糖是错误的。食物是人体能量供给的主要途径,过度节食会加重糖尿病人代谢紊乱。饮食控制比较复杂,多向专业人员咨询。
3:控制饮食不等于不吃甜食
绝大多数甜食的含糖量都比较高,但控制饮食只是不吃甜食是错误的。日常吃的食物到体内都会转化成糖,即使不吃甜食,吃的总热量过多也会造成血糖升高。
专家提醒:饮食控制的原则是总量控制、营养均衡。
4:无糖食品含糖,不可以多吃
无糖食品不是不含糖。无糖食品都是用粮食制作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终都会转化成糖被吸收。如果无糖食品吃多了仍然会导致血糖升高。
专家提醒:无糖食品也要算在一天的总热量之内,不可一味多吃。
5:患上糖尿病也能享受美食
糖尿病人多营养失衡,更需要合理搭配饮食,平衡营养。
专家提醒:掌握科学的食物等热量交换同样能享受美食生活。
6:增加药量"抵消"多吃的食物的说法不对
一些病人误以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就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了,这是不对的。靠增加药量抵消多吃的食物,既增加胰岛负担又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肝肾损伤。
专家提醒:在饮食定时定量的前提下,药物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
7:适量吃粗粮好处多
可以增加肠道蠕动,改善慢性便秘;可以减缓糖的吸收速度,对餐后血糖控制有很好的帮助;可以帮助调解血脂。
专家提醒: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人每天补充25g-35g的膳食纤维。
8:馒头、米饭升高血糖的说法
馒头和大米的血糖生成指数非常接近,产热量接近。食物加工方法不同,血糖生成指数也不一样,如:米做成粥,血糖生成指数升高。
专家提醒:在主食方面不用刻意吃馒头而不吃米饭,应控制摄入的量。
9:某食物可以降糖的说法万不可信
食物都含有热量,摄入任何食物都会升高血糖。把苦瓜、南瓜、山药等当成降糖药物来吃或者代替降糖药,是错误的,除非食物中添加降糖药,降糖效果才明显,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专家提醒:用食物降血糖是不可取的。
10:怕多尿而少喝水不对
水有保护细胞、排毒、清胃肠、冲洗尿道、稀释血糖、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人每天正常生理活动需要足量的水,必须保证每天的生理需水量。糖尿病人多尿是血糖升高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并不是体内多水造成的。口渴是身体处于失水状态下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如果多尿首先应该控制血糖,而不是少喝水!血糖正常后,多尿自然消失。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多饮多尿是高血糖导致的,控制饮食是错误的,每天生理需水量-毫升。
11:对糖尿病人重要的2-3杯水
睡前一杯水:睡眠时血流减慢,如果血粘稠很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睡前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改善血液粘稠度,也可降低血糖浓度。
晨起一杯水:可调整胃肠道功能、改善便秘,排除体内废物垃圾。
起夜时一杯水:有起夜习惯的,起夜时可以喝一杯水,但肾功能不好、前列腺疾病、心衰等除外!
12:多吃南瓜降血糖是误区
南瓜不仅不能降糖,而且有些南瓜含淀粉量大,会使血糖升高的很快。真正低糖的南瓜不过几种,而且较难辨别。
专家提醒:购买南瓜时要慎选,吃南瓜时每天不要超过4两,并且要相应的减少主食。
13:以下糖尿病人可适当吃些水果
老年人:60岁以上,空腹血糖在7.0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且血糖没有较大波动。
年轻人:空腹在6.8以下,餐后两小时在8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且血糖没有较大波动。
符合以上情况后若食用水果必须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否则需相应减少主食。
专家提醒:吃水果时选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樱桃、柚子、猕猴桃、草莓、杨梅、李子、鸭梨等。
14: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尽量不吃水果
如果确实想吃,既要选低糖的水果又要少吃,如1-2个李子或1-2个草莓或3-4个葡萄或5-6个樱桃或少量的菠萝、桃子、杏、橙子、柚子、柠檬、枇杷等。
专家提醒:空腹血糖在8以上、餐后两小时在11.1以上最好不要实用水果;空腹血糖在10以上、餐后两小时在13以上禁用水果。空腹血糖在8以上、餐后两小时在11.1以上但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也要禁用水果。
15: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不科学
饭后立即吃水果,会使餐后血糖升的过高过快,加重胰岛负担。餐前吃水果正餐要相应减少主食
专家提醒: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可选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
16:不加选择的吃水果不对
不同的水果含糖量不同,有的含糖量低,有的高。推荐选用每克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如梨、橙、柚子、菠萝、草莓、葡萄、樱桃等。慎选每克含糖量为10-20克的水果,如石榴、甜瓜、桔子、苹果、荔枝、芒果等。不宜选用每克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如枣、香蕉、红果,特别是干果、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
专家提醒:吃水果要注意选择种类,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含糖量少的水果也不宜一次多吃。
17:用干果来充饥或者把干果当零食不对
花生、核桃等干果含油脂高,热量也高。40粒瓜子、20粒花生米或者两个核桃的热量相当于半两主食。如果没把干果的热量计算在内,就会造成一天的总热量超标,易引起血糖波动。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尽量少吃干果!如果要吃可以吃少量煮或蒸过的干果,如水煮花生等。
18:以下食物尽量别吃,它们会导致血糖很快升高
主食:米粥、稀饭、汤面、油饼、油条、米饼、烙饼、煎饺、馅饼、汤圆、年糕、粘糕饼、粘豆包、粽子、热干面、粘米饭等。
副食:土豆泥、煮甘薯、部分南瓜、勾芡的炒菜和汤类等。
冲制食品:芝麻糊、核桃粉、藕粉等。
即食食品:精白面包、棍子面包、小麦饼干、苏打饼干、膨化薄脆饼干、麦芽糖等。
建议食用:全麦、燕麦、苦瓜、莴笋、竹笋、菠菜、蕨菜、蘑菇、银耳、木耳等。
19:有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适量吃些鱼、禽等肉类食品
多食豆类或豆制品会加重肾脏疾病,可适量摄取鱼、禽类等优质蛋白,但鱼籽、带鱼、动物内脏等会增加肾脏负担,尽量不要食用。
20:糖尿病人选择优质蛋白质的诀窍
选择低脂类肉类,如鱼肉、去皮鸡肉、瘦肉。食用优质蛋白质首选鱼肉,次选禽类,最后畜类。每周吃2-3次鱼、禽或瘦肉,每次总量1-2两。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每日饮低糖或者无糖酸奶或牛奶ml左右。
21:糖尿病人喝牛奶要注意饮用时间
牛奶在早餐时饮用最好,且每日喝ml左右为宜。不适合睡前喝牛奶,睡前喝牛奶等于加餐,容易导致次日空腹血糖升高。
22:尽量不吃用动物油炒的或者油大的菜,最好用煮、拌的方法来做菜
如果动物油或油大的菜,则相应减少主食,否则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并且对血脂和血管不利。
23:控制盐(钠)的摄入
盐吃得多会使血压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肿。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的糖尿病人吃的盐多会加重血管疾病,导致血糖升高。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应少吃盐,饮食以清淡为主。低盐有助于血糖、血压的控制。
24:戒烟
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会造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会加重病情;会促发冠心病,诱发心肌梗死。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要戒烟!
25:不能过量饮酒
酒的热量高,营养状态好时饮酒可使血糖升高,营养状态不好或饥饿时饮酒会导致低血糖。大量饮酒可损害胰腺,加重糖尿病病情;过量饮酒、暴饮、暴食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量饮酒可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
专家提醒:如果不能戒酒,一定要少喝,且注意适当减少主食量。
26:不宜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对心脏、肝、肾有损伤。空腹喝酒吸收快且一两白酒相当于一两主食的热量,这样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不要空腹喝酒,要少喝酒,以免引起血糖巨大波动,增加对身体重要脏器的损害。
27:盲目补充营养不可取
喝营养品,因人而异。一定要补得对、补的适量。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补充营养前要弄清到底缺什么营养,一定要根据专业人员的建议补充某些营养或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并注意量的控制。加强营养首选饮食调节。
小侣的话: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必修课,以上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