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早些发现还有救!
作者光啊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心脑血管并发症
1.如何早期识别?
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率加快,通常>90次/分;可能有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在起床或蹲起时出现头晕、眼皮发黑,甚至昏迷;早期还可能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作为表现。
脑血管并发症早期,可能出现:
单眼或双眼出现短暂性发黑或视物模糊;
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
活动受限或伴有肢体无力;
说话不清楚;
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2.出现心脑血管症状后如何处理?
降压、调脂和抗凝——
降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
调脂: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抗凝:可以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3.能预防当然最好!
①生活方式要改变
如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忌烟、限酒(不推荐饮酒);限油及限盐,饮食清淡;粗细粮搭配,多食蔬菜,少量多餐,适量饮水。
②控制高血糖很重要
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是10.0mmol/L。
③努力让血压、血脂达标。
控制高血压,一般控制在/80mmHg以下;
纠正血脂紊乱,达到下表的控制目标。
④定期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并保持情绪稳定。
烦躁易怒或悲观厌世,会导致血糖升高,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所以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态。
肾脏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是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达20%-40%,常与糖尿病眼病同时发生。
肾脏损害会逐渐加重,是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肾损害早期会出现微量蛋白尿,随着损伤加重蛋白尿会增多,最终出现肾衰竭。
1.如何早期识别?
患者可表现为晨起眼部、脸部肿胀;食欲差;乏力、记忆力下降。
2.肾病出现后如何处理?
首先还是改变生活方式,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d,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蛋白质摄入量调整为0.6-0.8g/kg/d。
第二是控制高血糖,同时保持血压在/80mmHg以下,纠正血脂紊乱,另外控制蛋白尿。
如果各种方法无用时,只能做透析治疗和移植。
3.如何预防?
每年查血肌酐、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有条件时,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最后还得是保持血糖达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每年有5%-10%的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逐渐视力减退直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工作年龄段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1.视网膜病变早期可无症状,发现较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常被忽略,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眼前有黑色的物体漂流、眼部胀痛、阅读障碍。
2.一旦出现如何应对?
①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这对早期患者有促进逆转的作用;
②药物治疗,可以减缓病变发展速度,如应用血管内皮因子;
③激光治疗,是保存视力和防止失明的有效手段;
④手术治疗,建议不能激光治疗的患者尽早手术。
3.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HbA1c、体重、尿蛋白;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制高糖、高脂饮食等);
需要1-2医院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运动时避免跳水、举重等活动;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疲劳(每日看电视、用电脑不超过8小时,经常眨眼)。
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神经病变表现多样,例如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皮肤色泽黯淡、汗毛稀少、皮温较低;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肌肉无力、萎缩;便秘、腹泻、吞咽困难;排尿障碍、尿储留、尿失禁;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休息时心率增快、体位性低血压等。
1.神经系统并发症早期可逆转吗?
早期的神经病变具有可逆性,所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可使用药物进行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和代谢紊乱。对于症状较严重者需增加对症治疗。
2.老生常谈的预防
首要还是良好的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诊断糖尿病后,至少每年1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病程较长或合并眼底病变、肾病等,应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已经罹患周围神经病变者,要做好足部护理。
下肢血管病变
我国50岁以上患者中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为6.9%-23.8%,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早期表现有:间歇性破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预防分三级——
一级预防:控制高血糖,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体重、血脂等);
二级预防:运动康复锻炼,小剂量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降压药及抗凝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内科治疗无效,只有血管重建手术(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ED?来源燕化内分泌科
糖尿病专家指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给男性糖友们带来了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是精神上的损害,男性糖友要预防糖尿病ED的出现,就要了解糖尿病ED的病因,从病因中去预防疾病,下面我们分析引起糖尿病ED的4大原因。 可引起糖尿病病人ED的原因: 1、高血糖:长期高血糖的影响,糖代谢失调以及维生素代谢紊乱,致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神经传导受阻,从而降低性兴奋性,这也是糖尿病患者ED的原因之一。 2、高血脂:高血脂可使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一旦波及阴茎动脉,便会使血管狭窄,供应商血量锐减,从而诱发阳痿的出现。 3、性激素分泌:糖尿病病人由于全身新陈代谢失调,性激素的分泌也将受到影响,引起性功能减退,这也是糖尿病患者ED的原因。 4、其他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了阳痿,不全是糖尿病所引起的,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疾病引起的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很大,生怕爱人会厌恶,心理压力也会造成阳痿。
男性糖尿病人这样预防阳痿 男性糖尿病如何预防阳痿出现?对于男性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ED,对男性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预防阳痿的出现,下面一起来看看男性糖尿病如何预防阳痿出现吧。
首先,糖尿病男性患者要做好预防工作。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更加重要。那么,糖尿病阳痿的预防工作有: 1、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糖尿病所致的阳痿,其真正的病因并不在于糖尿病本身,但是经过严格的糖尿病控制,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能量代谢紊乱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的衰弱,使患者的精神和体力得以恢复,阳痿就可能纠正。更重要的是经积极地治疗溏尿病,延缓和尽可能减少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性阳痿。 2、吸烟会明显加重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强烈收缩血管,使阴茎海绵体血管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吸烟的数量的增多,ED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所以,欲雄起,先戒烟,并加强心理调节,克服自悲,解除焦虑和郁怒;禁用饮酒和咖啡助“性”。
3、体型也是影响ED的重要因素。有这样一项研究:在体重指数(BMI)在26.6-29.3的I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ED的相对危险度是1.8,而当BMI29.3时,危险度就上升到2.5。
4、如因药物所致之阳痿,原则上应停药或减量处理,但停药或减量后是否会使疾病恶化,应全面考虑,综合利弊,审慎定夺。
以上更多强调了糖尿病ED的预防和基础治疗,远水解不了近渴,要解渴,办法还是有的。
1、蓝色小药丸(西地那非):PDE-5抑制剂就是解渴的首选治疗药物,此外,还有众多同类药物,比如“他达那非”的药物吸收度不受食物和酒精的影响,“阿伐那非”起效非常迅速,它们各有特点,可按需选取。
2、五花八门的正规治疗方法:除了口服药物,还有经皮、经尿道给药、海绵体注射等,但这些都需要由专科医生严格依据适应症选择施行。
特别提醒:由于疾病特殊,ED治疗领域鱼龙混杂、泥沙具下,就诊是一定要听取医生建议,不要轻信广告。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治疗白癜风哪好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