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12月初的一个早晨,陈叔叔(化名)的妻子将一面锦医院眼综合科主任张建辉的手中,激动的说:“我老伴得了这个病好多年了,今年两边眼睛都坏了,本来都想放弃了,多亏遇到了张主任这么好的医生,医术好又热情,把我和老伴当亲爸妈一样对待,才让我们有信心,看好了眼病!”
陈叔叔与其妻子为张建辉医院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独眼多年却一直未治
今朝失去双眼视力,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今年已经年近花甲的陈叔叔,有20余年的糖尿病史,从前年开始感觉视力下降,随后查出一边眼睛患上了糖尿病眼病,“时家里穷的很,虽然瞎了一边,但他也没想着去看,就一直用另一边眼睛生活自理。”陈叔叔的妻子说。然而这样的独眼生活在今年年初时彻底结束了,陈叔叔的妻子回忆道:“刚过完年,他就觉得眼睛不行了,两边眼睛都看不到了,这下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困难,我们俩年纪都大,这不治好眼睛,以后都不知道怎么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叔叔的病情愈加严重,视力也越来越差,被逼无奈之下,夫医院,却被告知陈叔叔病情严重,当地无法开展手术治疗。为了能够治好眼睛,俩人经过多方打听,他医院已经治愈了很多患有糖尿病眼病的患者,陈叔叔决定去试一试。年11月,陈叔叔在妻子的陪医院就诊,医院眼综合科的张建辉主任热情的接待了夫妻俩,并在为陈叔叔做了详细的检查后,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热辗转多地来到福州
终寻回老年光明
为了让陈叔叔尽快重获光明,张建辉主任及时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完成,陈叔叔的视力在术后就有了明显的好转,陈叔叔与妻子俩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叔叔的妻子紧紧握着张建辉主任的手,不停说着感谢
陈叔叔的妻子在出院前特地为张建辉主任送来了锦旗,她说:“我们农村人嘴笨,不会说话,就把感谢都放在这个锦旗里了,太感谢你们医院医护人员对我们的照顾了!你们都是我老伴的光明天使!”
多年糖尿病患者要小心
这几种眼病致盲率较高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对于糖友来说这扇窗显得十分脆弱。糖尿病会给眼睛带来诸多问题,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眼病成为了糖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眼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眼睛出现肿胀、视物不清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晚期,或错过治疗的时间,不仅视力难以恢复,甚至还有致盲的危险。所以糖友一确诊有糖尿病后,就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多久查一次眼底合适?
不同病情的糖友检查的频率大有不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
①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应每1~2年进行1次检查;
②已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应增加检查频率,建议3~6个月检查1次,并及时进行治疗;
③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每3个月检查1次为佳。
此外,糖友一旦发生眼部不适,医院就诊,切不可拖,延误了治疗时机。
护眼妙招,预防糖尿病眼病
除了定期查眼底外,糖友平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件事,才能保护好眼睛。
1.控制好“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三兄弟到处横行霸道,眼睛也是它们祸害的对象之一。它们会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等的发生,其中高血脂还会阻塞视网膜血管。总之,控制住它们。
2.把握好运动节奏:运动量过大或者过急,有可能会诱发眼底出血。已经有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则需避免运动。此外,糖友也不宜做潜水。
专家介绍
张建辉,副主任医师、眼综合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年度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外科主刀专家、中国复明手术项目福建省先进个人(亚洲防盲基金会(香港)、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授予)、同济医科大学硕士。
年~医院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年~年医院副院长。多次主持参与福建省卫生厅、省科技厅科研课题。17医院手术领队,参与福建省政府、省地市各级残联复明手术,年亚洲防盲基金会(香港)、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授予“中国复明手术项目福建省先进个人”,福建省卫生厅派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眼表疾病等。
医院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医院。医院整合了厦门眼医院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医院开设有白内障、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科、小儿斜弱视、青光眼、眼表及角膜、眼眶眼整形等专科,以及临床医技检查、检验、医学验光配镜部等临床辅助科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