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qsnbdf/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年11月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数据显示,年,我国0-79岁成人中约1.亿患糖尿病,居世界首位。①与高发病率不相符的是,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仅有30%~40%,在年全国调查中,我国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②。也就是说,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6-7个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糖尿病!
年11月发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
糖尿病有个逆转黄金期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表示,正常血糖发展为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过渡状态,被称为糖尿病前期,这一时期也是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时期。在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亿。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而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依靠检测血糖发现。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异常(IGT)。母义明教授表示,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并<7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并<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异常(IGT)。比起单纯空腹血糖高或单纯餐后血糖高,二者兼有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要更高。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母义明教授介绍,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患者干预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群生活方式干预非常重要,科学干预后大部分可以逆转恢复到正常血糖。如果不加以注意,每年约10%~0%患者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并且病情发展越到后期,恢复起来越困难。除了有糖尿病前期史外,以下都属于成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每年应至少1~次检测血糖:年龄≥40岁;超重或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静坐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高血压或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管理血糖牢记“六驾马车”
母义明教授介绍,以前糖尿病综合管理有“五驾马车”,其实应该是“六驾马车”,除了传统的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外,患者心理干预也非常重要。
1、心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进行心理干预,既不宜过度害怕,也不能放任不管。要让患者对疾病有客观的认识,对疾病控制有信心,才能配合治疗,过度担忧反而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糖尿病教育患者及家属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才能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积极进行疾病预防。3、医学营养糖尿病防治总体来讲是生活方式干预。医学营养治疗通过帮助患者制定营养计划,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促使患者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4、运动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合身体基本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一般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即可。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选择慢走,60岁以下可以选择快走,年轻人可以适当选择打球、跑步等运动。5、血糖监测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中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此外,病情监测还应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监测,患者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血脂检查以及全面的心、肾、神经、眼底等相关检查。6、药物治疗母义明教授介绍,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有极少数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平稳控制血糖,因此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治疗手段。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年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由于糖尿病常在40岁以后发病,又经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者先后发生,6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血压异常至少合并一个,因此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此外,糖尿病患者还易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多发性神经炎等多种合并症。糖尿病创新药物上市,
助力优质达标,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母义明教授介绍,过去的药物往往只能单纯降血糖,而目前上市的糖尿病治疗新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可降低体重,还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等改善代谢的作用,安全性良好,可以做到帮助糖尿病患者优质达标,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③“比起每天打3~4针胰岛素,度拉糖肽这类GLP-1RA周制剂有效、安全、简单、方便、血糖波动小,一年可以节约近针,水剂也相对不容易起皮下硬结,隐形针头能够减少患者的对针头的恐惧,而且装置操作简便,自动注射,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母义明教授谈及,此类药物研发投入大,价格可能是制约因素,如果可以纳入医保降低价格,对于患者来说不失为福音。参考资料:①-11-1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IDFDIABETESATLAS9thedition》②-04-0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③-06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于肠促胰素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快速建议指南》受访专家:母义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点击下面文字阅读相关文章▼
近一半国人血糖异常,北方人最多!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制好胆固醇检验指标?
不少糖尿病人都有心脑血管病!专家提醒:控糖护心记住这几点!糖尿病人注意!餐后这个“指标”,影响着血管、眼睛……3招教你控制好它!糖尿病是拖出来的,医生提醒,身上出现两干两麻,医院体检有并发症糖尿病,能活多久?愿您健康快乐!
素材来自于“健康时报”等,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睿康营”尊重知识与劳动,摘录或转载旨在分享,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可发现更多防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