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主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前期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ww.ytysbz.com/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年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占总人口的50.1%,即将近5亿人,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应重点            (上图为HRA设备检查结果风险提示)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根据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前期主动预防和治疗,有80%以上的机会免于发展成糖尿病。治疗需持之以恒。患者应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从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生活规律,戒烟、戒烈性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本文从药物治疗以外的饮食、运动疗法探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和治疗。

一、饮食治疗

1.饮食治疗的必要性

2.饮食治疗的目的

①维持健康,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

②维持正常体重。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使体重下降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提高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③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尿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以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④使患者愿意接受,并能坚持饮食治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3.不同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重点要求

重点要求是饮食的定时、定量和定餐,掌握好胰岛素、饮食与活动量三者的平衡关系。根据活动量的增减,灵活调整胰岛素、饮食量和餐次,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以往病情控制不好、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及营养不良的青少年,要给予足够的热量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和体重。

重点要求是降低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减轻体重,改善症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采取类似1型糖尿病患者的措施。

如合并妊娠、糖尿病肾病等,则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

4.制订总热量

确定患者体形是肥胖、消瘦,还是正常。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以内者为正常。成人理想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一=理想体重(kg)

5.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的合适含量

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脂肪约占总热量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mg。若有高脂血症,则应分别减少到70%和少于mg,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转运,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等,可适当多吃,但摄入过多是否对身体有害还不清楚。

6.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

7.其他物质摄入说明

食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人类的肠道中没有分解食物纤维的酶,故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就不产生热量。按其理化性质可分为非可溶性和可溶性两类。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以摄入40g食物纤维为宜,推荐增加到40~60g,而且以天然来源的食物纤维为好。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但提供饮食中纤维素含量,还有利于各种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跟普通人~样,每天进食的钠要少于3g,若有轻中度高血压应减少到2.4g,若既有高血压又有肾病应减少到2g以下。

8.克服控制饮食饥饿感

很多患者经常因控制饮食后感到饥饿难忍,从而放弃饮食疗法。

(1)要清楚了解饥饿感是糖尿病的种症状,经过治疗后病情改善了饥饿感就会随之减轻。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食量与习惯有关,减少食量无疑会感到饥饿,但只要考虑到“一切为了治病”,慢慢也就会适应的。

(3)采取措施,解决饥饿。

①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番茄、黄瓜、大白菜、豆芽等。

②少食多餐:开始节食时可将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在加餐时选用低热量蔬菜、25g主食或1个鸡蛋(50g)、1杯牛奶(m1)等。

③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如白豆绿豆海带饭、绿豆粥、红豆粥,莜麦面、燕麦片、荞麦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面粉)、二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制成的馒头、面条等,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

④吃饭时先吃副食后吃主食。

⑤将口味变淡,放慢进食速度,做到细嚼慢咽,也可降低过于旺盛的食欲。

9.不同人群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必须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特点,供应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不宜过于限制饮食。

②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

③餐次分配:可分配为每日三餐加三次点心。早餐占总热量的25%,点心占5%;午餐占25%,点心占5%;晚餐占30%,睡前点心占10%。

①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尽量向标准体重靠近。血糖较高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还可使血糖下降,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②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避免大的变动,以免引起营养不良。

③纠正影响糖代谢的饮食习惯,如嗜甜食、饮酒、吸烟、晚餐进食过多等。

④如果需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⑤每天饮食总热量按每千克标准体重25~30kcal,肥胖者酌减,消瘦者酌增。饮食成分宜低脂、低盐,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

⑥选择易于消化、清淡、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等。烹调油限制在20~25g以内,提倡多吃汆、煮、拌、蒸、卤的菜,炒菜少放油。禁食或少吃油炸食品及脂肪含量高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核桃等。

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20%者为体重减轻,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消瘦型糖尿病多见于糖尿病晚期。

②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③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可酌情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至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1.5~2.0g。

④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油、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烹调宜用植物油。

⑤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铁、钙等。

在保证每天有足够总热量的前提下,按肾功能及氮质血症情况确定蛋白质的质和量。

①糖尿病早期肾病阶段,饮食安排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样。。

②临床肾病阶段(尿常规有蛋白),肾功能代偿期[血尿素氮≤7.2mm0l/L(20mg,/d1),血肌酐μm0l/L(1.5mg/dl)],应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可按每千克体重1.0~1.2g蛋白质计算。

③肾功能失代偿阶段[尿素氮7.2mm0l几(20mg/d1),血肌酐μm0l几(1.5mg/d1)]要适当减少蛋白质,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8g蛋白质计算,尿毒症患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6g蛋白质计算。

①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患者,除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外,还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总热量的摄入。

②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基础上还要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量,每天胆固醇摄入宜低于mg,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在患者总热量已确定的前提下,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每天摄入嘌呤量低于mg。

①嘌呤含量少可自由食用的食物:谷类(米、面及其制品),蛋类(鸡蛋、鸭蛋及其制品),果蔬类(除需要限量食用外),其他(如清茶等)。

②嘌呤含量50~mg/g的食物应限量食用:蔬菜类(如菠菜、芹菜、扁豆、蘑菇等),肉禽类(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等),鱼类等。

③嘌呤含量~0mg/g的食物应忌食:动物内脏(如肝、肾、脑、胰等),各种荤汤(如肉汤、鸡汤、鱼汤等),鱼类(鱼卵、凤尾鱼、沙丁鱼、贻贝等),各种含酒精饮料。

二、运动疗法

(一)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方法,具有与饮食控制一样重要的地位。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并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运动需要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所以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消耗而使血糖持续下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也可降低。一般认为,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可持续12~17个小时。

减少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利用增强,可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使肌肉组织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肌肉组织发达,全身肌肉/脂肪的比值增加,使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体重范围。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全身代谢旺盛,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也增加,肺泡与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加大。同时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心脏和血管舒、缩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供血量,心搏出量也增加。

使血压降低,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有预防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作用。

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患心脏病、脑卒中(中风)及高血压的危险。

长期有规律地,特别是精神愉快地运动,可解除精神紧张,减轻大脑的负担,减轻焦虑,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改善及平衡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适当运动使全身代谢加快,血流加速,大脑内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力也得以提高。

防治关节病变及骨质疏松。

由于合理的运动强度以及持久而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力,改善血糖、血脂代谢,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动脉硬化等都得到改善,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肌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二)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应范围

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

②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来说,适当运动有利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但对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三)糖尿病运动疗法禁忌证

①病情很不稳定,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

②有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③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视网膜病变,重度高血压,下肢大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

(四)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②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棉袜和运动装。

③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让他们了解您的病情,了解出现意外要如何处理。

④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要停止运动。

⑤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并带一些糖果、饼干等小食品,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骑自行车、滑冰、划船、跳绳、上下楼梯、步行车、活动平板等。

伸展运动: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迪士科等.

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有主要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每次8-10组,每组重复8-12次。

应在餐后1h左右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每周至少保证在3~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min,一般不应超过1h,最好每天运动20~40min。

运动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过程中要遵照三部曲来安排。

①运动前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做15秒钟的热身,一般在运动前伸伸脚,弯弯腰,慢走使肌肉先活动起来,心率慢慢快起来,以免受伤。

②运动过程:刚开始B寸,运动时间先由5~10mm逐渐加量,延长至20~30min。

③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下来,最好要慢慢走一走,压腿弯腰,让心率慢慢地慢下来,放松10min,再坐下休息。

①公园、校园、湖边、河边、运动场内等空气新鲜、开阔平坦的地方是较为理想的场所。

②避开工厂生产区、靠近烟囱、煤炉等污染严重、环境嘈杂的地方,也不宜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或交通要道旁进行锻炼。还要避开高压线、变电所、广播电视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严重的地方,以免电磁波辐射,影响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最好远离楼群,避开“高楼风”。

①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定时定量,以餐后0.5~1h运动为宜,运动强度相对固定,一般主张不要空腹运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②应按时测血糖,在运动前后容易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故应监测血糖,以保证运动安全。

③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便有低血糖反应时可以及时含服,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和零钱,以便随时通过电话与家人或急救站()联系。

④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中运动,如酷暑、严寒或雨中。

⑤在运动中如发生腿痛、胸痛、胸闷、憋气、眩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应停止运动,在原地休息,医院就诊。

⑥每天坚持洗脚并检查双脚,以便及时发现双脚有无磨破、感染、红肿、青紫、水疱或血疱,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发病基础,一旦发现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上图为HRA设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zzd/5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