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暑,持续炎热的高温天气让人觉得食欲不佳,而绿豆粥、冬瓜薏米粥等消暑又利于消化的粥品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
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介绍,大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
据悉,《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指出:“每日起(早晨)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不过,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而对于一般体质的市民,大暑清晨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
清补食物
绿豆、百合、黄豆芽(即大豆黄卷,清热利湿除痹)、鸭肉等。
清暑食物
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
健脾养胃食物
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大家在家不妨试试绿豆粳米粥、苦瓜菊花粥、西瓜皮(削去绿皮)粥、薏米赤小豆粥或者荷叶芡实粥等。
另外,广东盛夏气候闷热潮湿,人们常出汗多,气随汗出,多易导致气虚。据了解,气虚的表现有困倦、嗜睡、乏力、短气,与困湿极相,但可通过小便与出汗两方面进行鉴别。据悉,气虚者小便淡黄气味不重,出汗气味不大,而困湿者小便浓黄且气味重,出汗气味也大。潘永建议,气虚者需补气,可炖西洋参、生晒参,困湿者则是要清热利湿,可用茵陈、土茯苓、桑叶、菊花等煮水喝。不过潘永建议最好先找中医师辨识体质,对症下药才有立竿见影之效。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盛夏少吃冰凉寒凉的水果或畅饮冰镇饮料也是防治困湿的重点,尤其是孩童切忌贪食冰凉之物,以免损伤脾胃。潘永推荐,温温热的茶水解渴效果胜过一切饮料。而削去绿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加少许油盐来清炒,既是清甜可口的菜肴,也是护肝解毒的良药,市民不妨试试。
推荐专家:潘永,医院主任中医师,营养科副主任。
来源
医院
责编
肖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