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当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他们觉得一旦打了胰岛素就形成依赖性,要打一辈子,其实这是我在临床中遇到的很多糖尿病患者错误观点。
有些在血糖控制不好、手术前或者是有感染、有严重并发症的时候,会建议患者打胰岛素,但是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会拒绝。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觉得胰岛素打了就是要打一辈子,而且还有依赖性,停不了,而且有些人觉得打了胰岛素还活不了多少年了。
正常人的胰岛细胞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的,将吃进去食物经过人体消化,葡萄糖会被小肠消化吸收。在胰岛素的带动下,可以将糖分带入细胞内,转化成能量被人体吸收。
有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是分泌不好的或者有些糖尿病血糖时间太长了,胰岛细胞功能已经衰竭了,无法分泌胰岛素,糖分就无法被带入细胞内,随着血液身体到处流窜,在经过肾脏排出尿液,因此血液和尿液中的糖分就增多,形成了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是需要长期终身打胰岛素了,因为毕竟是属于先天基因的缺陷,导致先天的胰岛细胞功能分泌不了胰岛素。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有些早期的2型糖尿病只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处于疲乏的状态,通过外源性的补充胰岛素之后,胰岛细胞可以恢复,经过短期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之后,又可以分泌胰岛素,这个时候可以停用胰岛素,再换用口服的降糖药。
因此,有部分病人觉得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都是因为糖尿病晚期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才这样治疗,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胰岛素治疗时机?
对于2型糖尿病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由于外源补充的胰岛素,自身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控制血糖时间更短,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使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1、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有典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比如说有“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2、通过严格的糖尿病饮食干预,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吃药的剂量已经达到最大了,治疗了三个月之后血糖仍然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7%。
3、在病程中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的。
4、糖尿病急性的并发症,往往这些并发症不及时用胰岛素治疗会危急生命,比如糖尿病高渗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慢性严重并发症,比如并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双眼看东西模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表现出现四肢对称性的麻木疼痛。
6、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检查肌酐已经达到了三期就不能够使用降糖药物了,会加重肾功能损害。
7、妊娠怀孕的时候使用其他的降糖药物对胎儿是有影响的,所以只能够使用胰岛素治疗。
总结: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根本就不会引起依赖性,血糖控制好了后,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是可以换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但是如果有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达到3期,肾功能检查肌酐达到-umol/l以上的),还是要长期打胰岛素。有胰岛素适应症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延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