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贴士极易被误诊的糖尿病表现餐后

谢阿姨这两年来经常被莫明其妙的头晕、心慌、多汗、手抖、乏力困扰。医院就诊,做过心脏、脑血管、甲状腺、颈椎等方面的检查,都没有异常,最后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但吃西药、喝中药、调心理都不管用。后来,经人介绍找我咨询,我考虑她可能是低血糖症。谢阿姨不高兴了,“我本来血糖就偏高,也没吃降糖药,怎么可能会低血糖?”为探明原因,我给她做了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发现她每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血糖都低,而在餐后1-2小时,血糖又高。找到原因后,给她吃了一种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药物,结果,全天血糖平稳且正常,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疾病,怎么会表现为低血糖?

病痛解除,谢阿姨非常高兴,但还是纳闷: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疾病,怎么会表现为低血糖?我告诉她,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反应性低血糖,甚至以低血糖为首发症状就诊,但多数患者象她一样被长期误诊误治了。10年前,我主持了“以餐后低血糖反应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特点”的科研,论文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年后,这类患者仍有很多没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并多次求医做了大量的检查不能确诊,给其身心造成轻重不一的损害,也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究其原因,一是症状没有特异性,二是患者多在心脏科、神经科就诊,三是医生技术的局限性。我们的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被误诊冠心病、颈椎病、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异常综合征、癫痫等,误诊率达73.7%,误诊时间1~13个月不等。

不要认为头晕就是神经出现了问题,心慌就是心脏病!为什么会出现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可能为2型糖尿病早期较长时期内的主要表现,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患者,需了解一些医学知识,不要认为头晕就是神经出现了问题,心慌就是心脏病。此类患者的特点是:好发年龄为30-50岁,往往没有糖尿病病史,空腹和餐后血糖多轻度升高,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数患者进食增加,体型肥胖,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为什么会出现餐后反应性低血糖?其原因是不适当的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和胰岛素分泌过多,餐后出现血糖升高后又快速地下降,血糖如“过山车”一般变化,激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反应性低血糖症,尽管此时血糖可能并未低于正常。简言之,就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不同步引起的。

温馨提示大家:

为了使与谢阿姨具有同样病症的患者,尽早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在求医过程中少走弯路,我们提醒大家:如果在进餐后下一餐前出现饥饿、出汗、神经质、手脚发抖或发软、无力、眩晕、心悸,甚至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醉酒)、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样发作等,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一定要到内分泌科就诊,以免误诊。近年来,我们运用动态血糖监测观察72小时血糖变化,提高了这类患者的确诊率,也能够直观地让患者知道这些症状与血糖变化的关系。(来源韶关糖尿病关怀)

赞赏

长按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zd/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