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杀手糖尿病的危害您知多少

稿件来源:《内一科》

疾病有千万种,不生病不知道,一生就是吓一跳,当别人谈及什么病的种种时候还以为离自己很远。特别是有些病对生活的影响很大,而且患病率又很高,往往很多人根本都不在意也不注意,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的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

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样预防这类疾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

肥胖

因为肥胖会引起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肥胖的人因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不仅会血糖升高得糖尿病,而且还会得高血压,高血脂,就是我们所说得“三高”。现在由于营养过剩,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糖尿病也成了青少年的常见病。与老年糖尿病相比,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

02

?

老年人

人在40岁以后机体代谢率逐渐下降。人体血糖水平能够正常,靠的是机体分泌的胰岛素,老年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起不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血糖就会升高。所以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

03

?

巨大儿及异常胎产史者

分娩过8斤以上胎儿者一定要警惕是不是患有糖尿病。为什么会生产巨大胎儿?主要是由于孕期血糖增高,机体分泌较多的胰岛素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而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使胎儿长得比较大,成为巨大儿。另外有不明原因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等也要警惕是不是因为糖尿病的原因。

04

?

曾有糖代谢异常者

如曾经有过血糖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者,或曾经尿糖阳性的人,也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有这种情况的人要定期查血糖、尿糖,发现异常要进一步检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05

?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得糖尿病的机率也比非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高的多。但并不是说没有得糖尿病的人,你就不会发生糖尿病,如果不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吃的多,同样可以得上糖尿病。因此同样需引起注意。那么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么预防呢?推荐4个小习惯,平常可以试试。

那么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如何预防呢?来听听我院内一科专家怎么说。

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如果“防线”布设、构筑得及时、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预防或控制的。这三道“防线”是:

01

?

一级预防

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多吃蔬菜,并每天运动,避免吸烟喝酒。

02

?

二级预防

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腰围超标的肥胖人群、中老年人,都应该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如发现有以下症状,例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另外也应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

03

?

三级预防

糖尿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却是可控制病情发展的,故患病后应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若血糖没有控制好,体内一直处于高糖环境,容易引起血管慢性损害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长期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血糖监测,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使血糖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这样就可以使糖尿病患者享有与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高质量生活和基本等同的寿命。

我院内一科是内分泌疾病专科,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我们倡导“突出中医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追求疗效第一”的理念。在传统辩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并用,开展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医穴位针灸按摩等多种特色治疗方法。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将传统中医疗法与最新诊疗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彼此优势。

专家简介

彭涛,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现任广西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糖尿病分会委员,柳州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师从博士生导师、伤寒名家王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谢春光教授。临床二十余载,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各种病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痛风及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获河南科技厅科技成果贰等奖一项、柳州市科技局成果三等奖一项。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zd/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