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糖尿病人可能相当依赖降糖药,但根据“是药三分毒”的原理,常用降糖药必然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在此对其副作用进行了解。
另外,需要提醒各位,食疗作为基础、温和的治疗方法,其实对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安全的,而藜麦作为升糖指数(GI)非常低的粮食,已成为助糖尿病人改善并发症的优选主粮!下文会进行讲解。
据悉,长期服用降糖药,有以下副作用:1、此类药物可导致低血糖,严重者可至糖尿病人昏厥; 2、此类药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分泌功能已完全衰竭; 3、此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原发性失效(一开始服用就没有效果)或继发性失效(开始阶段有效,以后药效逐渐下降直至无效),这种情况大多与病人自身胰岛功能衰竭有关; 4、会伤及胎儿,因此孕妇及哺乳期母亲禁用此类降糖药物。动物实验表明,二甲双胍能通过乳汁分泌;
5、磺胺类抗生素会增强磺脲类药的降糖效果,如果两者合用,低血糖风险将会增加。 6、双胍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7、有肝功异常、肾功能不全或者有心衰、肺气肿、肺心病者,不推荐服用此类降糖药物; 8、服用双胍类药物者不宜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因乙醇可损害肝功能,尤其是能抑制糖原异生而致低血糖;
9、可引起腹胀、肛门排气增加,偶有腹泻、腹痛。因此,有腹部手术史、慢性肠功能紊乱的病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0、严重的依赖性。以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如文迪雅、瑞彤等)为例,此类药物需服用数周后才明显见效,因此,不能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停换药物。同样,一旦停用此类药物,其药效往往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全消失;
11、此类药物可引起水肿,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患者忌用;
12、会导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怀孕几率减少。
饮食治疗有助“悬崖勒马”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相比服药,也是更安全、能避免副作用的一种方式!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建议在主食方面,减少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食物虽的摄入,并减少或停止大米的食用(大米会导致餐后血糖爆发性升高,升糖指数高达85)。
而经研究,藜麦的升糖指数仅为35,食用藜麦的餐后血糖波动并不大,对血糖的控制非常得力。
再者,藜麦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保持血糖和血压的稳定,减少心血管和心脏病的发生,修复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症状。
努卡西藜麦
希望各位糖友们正视服用糖尿病药品的副作用,不再过分依赖药物,加大食疗的干预,坚持将藜麦等低升糖食物融入三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