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这种早在几千年前就记录在《内经》中的疾病,中医师如何认识和调理的呢?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责任编辑/张梦培)
消渴特征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
病因病机
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
辩证论治
上消:
肺热津伤
症状: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舌苔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
消渴方加味。
中消:
胃热炽盛
症状: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
玉女煎加味。
下消:
肾阴亏虚
症状: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
治法:
滋阴固肾。
方药:
六味地黄丸。
下消:
阴阳两虚
症状:
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肾滋阴固摄。
方药:
《金匮》肾气丸。
注:以上诸方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国医无双AT北中医
图片转自网络
国医无双AT北中医监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