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之检查篇
在前期的《认知篇》和《病因篇》中我们对糖尿病足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症状时,应及时接受规范诊疗。规范的检查是精准施治的前提,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相关检查手段,掌握关键指标含义,看我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如何系统评估“糖足”。
在《病因篇》中我们知道了下肢血管病变和下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因素,因此,对糖尿病足的相关检查也主要围绕这两个病因来进行。
神经病变的检查
1.10g尼龙丝检查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是较为简便的感觉神经检测方法,就是通过一根特制的尼龙丝,主要用于筛查糖尿病足保护性感觉的缺失。
2.震动觉。该检查是利用振动的音叉来对深部组织感觉的检查。
3.踝反射、痛觉、温度觉。这3种检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④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
血管病变的检查
1.体检:糖尿病足医生通过触诊,扪及股、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了解下肢血管病变初步了解下肢缺血情况。
2.皮肤温度检查:红外线皮肤温度检查是一种评估局部血供简单、实用的方法,采用温度差判断肢体血供。
3.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又称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反映的是肢体的血运状况。
重度缺血的患者容易发生下肢(趾)坏疽,部分ABI正常患者,也可能存在假阴性,可采用平板运动试验或趾臂指数(toebrachialindex,TBI)测定来纠正。
4.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pressure,TcPO2):正常人足背TcPO2>40mmHg;如<30mmHg提示周围血液供应不足,足部易发生溃疡,或已有的溃疡难以愈合;如TcPO2<20mmHg,足溃疡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
5.血管影像检查:包括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可以了解动脉硬化斑块状况及有无动脉狭窄或闭塞,适用于血管病变大范围筛查。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具有成像清晰的特点,可以显示血管有无狭窄或闭塞,但准确率低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堵塞状况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创面的检查评估
“糖足”患者一旦已经出现足溃疡甚至是缺血坏死,那么在门诊就诊时,专业的糖足医生就需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相关检查及评估,完成分类和分级,对创面做出判断并及时处理。根据患者患者的神经、血管、创面等指标完成综合分析,制定一个完整的诊疗计划,让每一位患者得到专业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图文来源:源自网络
编辑:李祥云
审核:张伟娟
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是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基层糖尿病教育培训基地”、“十三五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示范区成员单位、“陕西省保健协会基层糖尿病防治先进教育基地”、渭南市医学重点专科。
目前设置床位39张,医护团队23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世界健康基金会基层糖尿病教员3人、全国基层糖尿病教育者1人,糖尿病专科护士1人。现拥有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压检测仪、糖尿病足诊治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红外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主要诊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引发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垂体危象等内分泌系统各种急危重症。
抗糖路上,市二院内分泌科与您一路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