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语》专访
文/韦益兰
专家简介
男,著名中医学家刘炳凡嫡系学术传人,刘氏内科代表性传承人。现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炳凡继承工作室、湖湘名医堂坐诊。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40余年,全面系统地继承了刘炳凡研究员“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内、外、妇、儿科的临床经验。对肺癌、胃癌、肝癌、肠癌、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病、肝硬化、乙肝、糖尿病、老年病、中风、冠心病、肠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石病、子宫肌瘤、子宫癌、乳腺病、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病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临床经验。提出身心并治,治疗与体疗结合,治养结合的学术观点。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其共同的主要标志是高血糖,其主要症状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常称为“三多一少”)。
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此外,还有新生儿糖尿病、小儿糖尿病、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等。
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I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1)体态偏胖的中老年人;
(2)有糖尿病的家族史者;
(3)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病人;
(4)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反复感染,视力减退,下肢神经炎,性功能减退,阴道炎及外阴搔痒等。
糖尿病的预防与饮食禁忌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肥胖是糖尿病诱发的重要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人,更应该适当限量控制饮食,防治肥胖。
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做到“八不”:不贪食,不懒散,不紧张,不乱用偏方,不过饿,不乱吃零食,不随便赴宴,不熬夜等,以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饮食禁忌
食宜:防止肥胖,要少吃细粮,多吃富含纤维的主食、蔬菜,不含糖的豆粉,也可服用蜂胶等。
近流行的饮食歌云:“清淡素食最为佳,粗制杂面并不差。一日三餐八分饱,饥饿可配豆菜瓜。避免脂肪食素油,多用调拌少煎炸。肥甘咸食均不宜,贪杯痛饮更可怕。体弱消瘦口发馋,可食素肉鸡鱼鸭。欲食水果梨为美,想用甜品配南瓜。绿豆苡米小麦粥,清热利湿效堪夸。青菜桃仁治便燥,若言溏泻山药佳。天麻蒸鸡治头晕,荠菜降糖也降压。清瘦多食骨头汤,肥胖体重吃冬瓜。莲子芡实治尿频,二目昏花杞菊茶。口渴不止黑豆饮,生疮长疖配银花。”
食忌:不喝酒,不吸烟。应该禁食使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极易消化吸收的蔗糖以及其他糖类,以控制血糖升高。
制定饮食标准。重体力劳动者:主食每天控制在-克,轻体力劳动者主食每天控制在-克。
注意有规律的饮食、营养和生活起居。血糖测定:在毫升血液中保持血糖80~mg/dl的标准,如果超出mg/dl,应请医生诊治。
糖尿病“三消分治”中药治疗
治疗糖尿病中医多采用“三消分治”,即在治疗上多从上、中、下三消论治。
1治上消者,润其肺兼清其胃
症见口干舌燥、多饮,或咳嗽痰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宜太子参15克、沙参12克、玄参12克、麦冬10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淮山15克、百合10克、生地15克,如便溏者去玄参加苍术12克。
2
治中消者,清其胃兼滋其肾
胃热的主症:二阳热结,怕热喜凉,大便干结,消骨善饥,烦渴多饮,尿多色黄,舌红苔黄、脉洪滑而数。宜白虎汤加味:白参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3克、粳米(张锡纯以淮山30克代),加黄连5克、生地20克、花粉12克、粉葛15克。
此方苦寒清热,甘寒滋阴,加生地者乃气血两燔治法,益以花粉生津,粉葛生津引水以滋上源。
3
治下消者,滋其肾兼补其肺
肾虚的主症:《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而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又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
以柔剂养阳的肾气丸治糖尿病,是以人体机能减退为治疗对象的。其原理是:肺为五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腾则肺润,若下冷极阳气不能升腾,故肺干而口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覆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蒸腾则水气不能上,此板则终不能润也。火力者则是腰肾机能之强盛也,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则易消,亦免干渴也。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云“宜服肾气八味丸”。此为“消渴”久病及肾的治疗依据。
刘光宪特别提醒
要提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病、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变、皮肤病变和各种感染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糖尿病昏迷。因此,对于无症状的老年人,也要定期检查发现糖尿病,要及时治疗,因为老年糖尿病发病缓慢,病情较为稳定,这是有别于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的,不要以为未出现症状就疏忽大意。
广
时
间
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