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风能不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706972.html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须改日重复检查以确诊。
我国目前采用WHO(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4大类,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前三者是临床的常见类型。据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估计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万人,其中农村约万人,城市约万人。我国成人中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和/或餐后血糖不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约1.5亿。
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调节受损史;
2、年龄≥45岁;
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
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
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妊娠糖尿病史;
7、高血压(血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静坐生活方式者。
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肥胖者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同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易发生糖尿病。
缺乏活动缺乏活动导致体内的糖分消耗减少,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不合理膳食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增加,会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
精神紧张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着患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人大。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四、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提倡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合理膳食1、控制总能量摄入。
2、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少于1/3的能量来自于饱和脂肪。
3、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
4、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不多于总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体重。
5、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
6、避免摄入过多甜食,可用无能量非营养性甜味剂。
7、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8、妊娠期糖尿病要注意补充叶酸以防止新生儿缺陷。
适量运动适量活动可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1、糖尿病患者均应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进行医学检查。
2、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3、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研究发现即使进行少量的体力活动(如平均每天少至10分钟)也是有益的。
4、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预防低血糖发生。
5、尽量结伴运动,并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
6、运动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
7、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运动时要逐渐增加运动量。
8、运动前后要做预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防止外伤和扭伤。
9、适宜的运动项目主要有: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戒烟限酒吸烟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神经并发症以及截肢的风险。大量饮酒可能诱发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引发或加重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加重胰岛素抵抗;并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减少并发症,保证和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病等糖尿病并发症。
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1、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步骤第一步:将指尖充分洗净并擦干,用仪器自带的取血笔快速刺入手指;
第二步:将指尖的血滴(约黄豆大)滴在试纸上,将有血滴的试纸放在仪器中,按动读数按钮(有些仪器自动读取);
第三步:读取屏幕显示数值;
第四步:每次用完之后需要将仪器擦拭干净。
2、血糖自我监测注意事项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每日监测血糖1-4次。
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生病或血糖20mmol/L(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
监测时间。每餐前后2小时,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
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糖。
血浆葡萄糖水平比全血葡萄糖水平高,在测定血糖水平时,要注意所采用的仪器是监测血浆葡萄糖还是全血葡萄糖。
医院内分泌病科介绍
专科实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内分泌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药强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医院管理中心医学品牌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广州中医院内分泌病研究所、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内分泌/糖尿病名科、中国糖网筛防工程筛防中心
临床服务
主要开展以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席汉氏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肥胖症、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等,具有满意的疗效。
特色疗法
目前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共10种,包括中药熏洗治疗(局部)、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低频脉冲电治疗、红外线治疗、激光疗法、空气压力波治疗等。
资料来源:省卫健委疾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