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按价格而论,最便宜的当属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磺脲类药物表现尤佳。
然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吃磺脲类药物血糖却控制不好,不得不换用价格相对高的其他药物。这是为什么,如何才能避免磺脲类药物失效呢?
什么是口服药失效
口服降糖药失效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会经常遇到的事情。根据药物失效的早晚,医学上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两种。
“原发性失效”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口服胰岛素促泌剂就不起作用,血糖始终居高不下,多见于患者病症发现时病情已到了晚期,胰岛功能已经严重衰竭。
“继发性失效”是指患者开始服降糖药血糖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越来越差,将药物加到最大剂量血糖仍然得不到控制。
据权威资料报道,凡是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治疗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约有30%-40%的病人会发生“继发性失效”。
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
1.延误了治疗时间。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几年甚至十多年还不知道,诊断之初胰岛功能已降到正常人的50%以下。
2.胰岛素功能逐渐衰竭。据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迅渐衰竭,从而导致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的失效。
3.B细胞不够敏感。磺脲类等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糖作用,其前提条件是体内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胰岛B细胞,且比较敏感。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也像人吃菜一样,经常吃一种菜就产生厌恶感。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等促泌剂药物,胰岛B细胞也会产生厌烦,降糖效果也不太敏感了。
防治继发性失效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离不开降血糖药物,如果降血糖药物失效了,糖尿病患者就无法生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设法解决。其主要措施是:
1.早发现,早确诊。糖尿病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早,胰岛B细胞的损伤越小,促泌剂的效果越好。
2.改服其他类型降糖药物。患者若服用促泌剂无效,可改服其他药物,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二甲双胍等。
3.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降糖效果。
4.加强运动锻炼。运动锻炼能降糖、调脂减肥,提高细胞的活性,开启细胞封闭的大门,让药物入内,发挥疗效。
5.胰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在采取以上措施均无效的情况下,则可以拿出最后一张王牌一一注射胰岛素。
控制糖尿病,血糖达标越早越好!
作者:邓焕新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亊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