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测空腹血糖发现,有时是6.5mmol/L左右,有时又是5.6mmol/L上下,就想问这是糖尿病吗?如果不是,这样变化的血糖会发展成糖尿病吗?首先,当空腹血糖发生忽高忽低的变化时,一定要测量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的早期出现异常的时间更早。所以单从这个数值上无法对是否是糖尿病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要说清血糖高了会不会发展成糖尿病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目前的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是什么是真正的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满足血糖利用的需要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核心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也就是说只有胰岛细胞真正缺失了这种分泌功能,才是真正的糖尿病,而血糖升高只是一种可见的结果。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很多,比如情绪紧张、惊吓、外伤等导致的应激性血糖升高,当这些事件平息后血糖就会降下来;女性的妊娠期也可能发生生理性的血糖升高;在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这些因素并非胰岛细胞真正的功能丧失,所以并非真正的糖尿病。即使是排除了上述暂时性的影响因素,血糖升高也不应急于下糖尿病的诊断,因为有一种情况导致的血糖升高,虽然与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但却是完全可以逆转回正常的,这就是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要发挥促进血糖利用的作用,首先必须与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在一起,由于种种原因如肥胖、血脂异常等存在时,胰岛素受体功能受到抑制,不能完成与胰岛素的结合,血糖就不能被充分利用,便导致了血糖升高。此时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并未下降,但它并不知道是胰岛素受体出了问题,以为是胰岛素不够用,于是会加班加点的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需要,而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中。如果胰岛素抵抗不消除,长此以往胰岛细胞便会发生“过劳死”,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下降,糖尿病便真正的发生了。因此,当血糖升高怀疑有糖尿病发生时,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加胰岛素释放试验,要从血糖与对应的胰岛素释放的情况中,发现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实际证明,在糖尿病发生的前期及早期,血糖异常的主要原因中胰岛素抵抗非常多见,在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所以从糖尿病发生的机制上来说,如果能及时消除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恢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而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消除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办法是:控制全天摄入总热量、加强运动,减肥保持正常体重等。综上所述,对于血糖高要进行综合分析,不轻易下糖尿病的诊断,如果经过综合分析,血糖确实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应接受得了糖尿病的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延年益寿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