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1日——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有万人。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常常被忽视,往往发展到中晚期才被确诊,因此,识别早期预警非常关键。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征兆1、记忆力逐渐减退,
2、无法胜任熟悉的工作,
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
4、对时间、地点、人物感到混乱,
5、判断力受损,
6、理解力下降、抽象思考困难,
7、东西放置错乱,
8、行为及情绪不稳定,
9、性格改变,
10、丧失做事的兴趣及主动性等。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病症的引发因素可能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先做到以下10条建议,可能减少65%的患病风险。
1、经常做些挑战记忆力的游戏和活动可延缓大脑衰老;
2、尝试多聊天,多社交,保证良好的婚姻;
3、保持体重和心脏健康;
4、减少糖的摄入;
5、勤刷牙、不吸烟或少吸烟、多喝水等可以降低口腔有害细菌;
6、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冥想;
7、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
8、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预防痴呆;
9、充足的睡眠,确保每晚你至少睡7个小时;
10、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一定要多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