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合理治疗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不同。概括而言,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类。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趋向低龄化。病人多肥胖,体重指数常高于正常。“节约基因”学说认为,人在食物不足的环境中,可节省能量以适应恶劣环境。当食物充足时,“节约基因”可使人肥胖,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成为诱发糖尿病的潜在因素之一。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软弱、乏力;

(3)皮肤瘙痒;

(4)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5)视物模糊。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mg/d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mg/dl)。

具备以上两项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老年人必须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

TIP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及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脑血管病

?心血管病

?下肢血管病:截肢率比高10倍。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

?肾脏病

?眼底病:双目失明

?感觉神经:疼痛、麻木、过敏;

?运动神经:运动障碍;植物神经

TIP治糖尿病血糖检测时间

?餐前血糖监测

–血糖水平很高者

–有低血糖风险者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HbAlc仍未达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者

?夜间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3糖尿病如何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并不难。对于目前尚未患病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的措施,主要有:

总量控制:控制总热量,而不仅是控制糖。如总热量在许可范围内,食品种类则可不限。

1)算出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

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休息状态:25~30kcal/kg.d(~.5kJ/kg.d);

轻体力劳动:30~35kcal/kg.d(.5~kJ/kg.d);

中体力劳动:35~40kcal/kg.d(46~kJ/kg.d);

重体力劳动>40kcal/kg.d(>kJ/kg.d)。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消瘦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

肥胖者应酌情减少

结构调整:合理配餐—早优,中继,晚续;碳水化合物55%,脂肪25%,蛋白质20%。

碳水化合物:粗粮、大豆制品、魔芋、南瓜。

蔬菜:蘑菇、大白菜、油菜、菠菜、韭菜、菜花、青椒、苦瓜、黄瓜、菜瓜、冬瓜、丝瓜、西红柿、绿豆芽、莴笋、茄子、空心菜。

水果:血糖正常时,两餐间或运动后吃水果g,减主食25g。

蛋白质:瘦肉(兔肉)、鱼、蛋、奶。

脂肪:豆油、花生油、菜籽油。

清淡饮食:不甜不咸少油腻。

戒烟限酒。

少吃:煎炸、咸腌、高脂高胆固醇食品,与白薯、马铃薯、芋艿、粉条、花生、绿豆、红小豆、洋葱、蒜苗、胡萝卜、蚕豆、豌豆、香蕉、柿子、葡萄、桂圆等。

每餐热量的合理分配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4糖尿病如何用药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才能保证血糖稳定

口服西药降糖药:

磺脲类(非肥胖2型一线药物)

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

磺脲类药物:适用于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稳定者。过于肥胖的患者。体重过于超重者慎用。1型糖尿病有一定胰岛分泌能力的可用,没有胰岛分泌能力的不可用。主要使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双胍类(肥胖2型一线药物)

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类: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α-糖苷酶抑制剂类: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可降低餐后胰岛素水平,说明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增敏剂类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类: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增强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的特殊物质。

胰岛素促泌剂类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胰岛素促泌剂类:血糖控制有两个激素,一个是降糖激素,一个是升糖激素。当这两个激素水平达到平衡时,血糖就在正常范围。反之,则出现血糖异常。胰岛素是降糖激素,当分泌异常时,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的现象。所谓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主要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服中成药降糖药

消渴丸、玉兰降糖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糖脉康颗粒等。

中成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注重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胰岛素注射剂药

超短效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

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

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

联合降糖药辅助治疗药物:降压药、调脂药、降粘药、对症治疗药。

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

(1)维生素C

可抑制糖基化反应,还能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山梨醇水平、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受性。蛋白尿超标意味着糖尿病预后较差。每天补充两次,糖尿病患者可每天补充1—3克维生素C,服用后尿蛋白流失明显减少。

(2)维生素D

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功能,但剂量过大会有毒性,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可贸然使用

(3)维生素E

缺乏维生素E的患者更易患糖尿病,Ⅱ型糖友补充VE可改善糖耐量。血糖正常的老年人每天服用国际单位维生素E,连续3个月以上,能明显改善葡萄糖耐受性。

(4)螺旋藻

螺旋藻含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低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食品,所含α-亚麻酸及锌、叶绿素1.33%(镁),植物性高蛋白、B1、B2、B6、泛酸等可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合成;内含大量钾离子,可中和丙酮酸,防止酮酸中毒,即可以预防糖尿病及酸中毒

(6)蜂胶

蜂胶中所含的黄酮、萜类、烯类等化合物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能显着降低血糖;另外,蜂胶还能改善胰岛素β-细胞和靶细胞膜的活性,改善胰岛素分泌过程,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从而提高糖的代谢速率。

(7)大豆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能显着增强胰脏功能,修复胰脏细胞,使其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降低血糖,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有效调节人体血糖的含量。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草药

人参: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肾虚、气阴虚者疗效更好,阴虚燥热者不宜服用。

黄芪: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元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玄参:具有降压、降低血糖作用,玄参流浸膏可使正常的血糖下降。

黄精:成分为粘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枸杞:具有降低血糖、降压及抗脂肪肝作用。

苦瓜: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当然,控制血糖只是维护健康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无论是否需要控制血糖,都要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吃够。健康饮食的秘诀是少油少盐,新鲜天然,提高单位重量食物中的营养质量,切不可为控制血糖而让自己陷入饥饿痛苦中。要记得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持续低血糖状态不仅损伤大脑,而且可能导致意外事故而造成伤害。

赞赏

长按







































消除皮肤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jbjc/1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