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mmol/L糖尿病人血糖低于这个数值就算低血糖,有的人血糖高于3.9,但出现颤抖,无力、出汗、心悸、眩晕等反应,也属于低血糖,必须及时补充糖分,服用阿卡波糖类、伏格列波糖药物的糖友,要第一时间口服或注射葡萄糖。24.4mmol/L血糖不是越低越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友日常控制血糖下限为4.4mmol/L,以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36.1mmol/L,7.8mmol/L初诊断、病程较短、年纪较轻的糖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内。.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值超过了11.1mmol/L,就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可能需要进行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来稳定病情。58.0mmol/L、10.0mmol/L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其它慢性病的糖友来说,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如果这部分糖友能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空腹8.0mmol/L以下、餐后10.0mmol/L以下。.9mmol/L这个数值是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之一。如果空腹血糖值高于13.9mmol/L,说明体内的胰岛素明显不足,导致酮体生成,有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血酮,并考虑更换治疗方案。76.5%,8%糖化血红蛋白建议在6.5%以下;而对于有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史的糖友来说,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只要保持在8%以下即可。8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控制得好不好,除了看血糖值是否达标之外,还要看它“稳不稳”。人体的血糖值一天24小时都在变化,在进食后血糖会有所升高,待食物完全消化吸收后又会慢慢降低。一般来说,血糖的最高点出现在早餐后1小时左右,最低点出现在凌晨2、3点。高峰与低谷之间的差值就是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幅度越大,糖尿病人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就越高。正常情况下,糖友餐前与餐后的血糖差值应控制在2.2mmol/L以内,一日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应小于4.4mmol/L。要判断血糖波动是否过大,您只需要记住两个数值:2.2和4.4首先,要测量当天早、中、晚三餐的餐前和餐后,总共6个血糖值。然后用早餐的餐后血糖,减去早餐前血糖,午餐后血糖减去午餐前血糖,晚餐后血糖,减去晚餐前血糖,再把3个差值相加,除以3,得到的就是您当日平均血糖波动值,如果您的这个值大于2.2,说明血糖波动过大。另外一个方法,是用一天之内测得的最大血糖值减去这一天测量的最小血糖值,如果超过4.4,也说明血糖波动过大,要及时干预。9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反映的是糖友某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出糖尿病人长时间(8~12周内)的血糖总体趋势。比起变化幅度较大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它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金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般的2型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低于7%;病程较短、无并发症的糖友控制目标更为严格,建议在6.5%以下;而对于有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史的糖友来说,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只要保持在8%以下即可。10肾脏功能肾脏同样是糖类代谢的重要场所,所以当发生糖尿病时,肾脏也很容易受到损伤。而且,糖尿病对肾脏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一旦肾功能发生衰减,那就无法再恢复。
据统计,大约有近40%的糖友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为了能早期发现肾脏病变,预防尿毒症、肾衰竭等严重肾疾病,糖友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