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补餐,这个就有一个定时的问题。我们现在又回过头来讲“定时”。
我们糖尿病人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吃药打针,测七点血糖,就是早上起来测空腹血糖,然后测早餐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午餐前血糖,午餐后两小时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两小时血糖,睡前血糖,这就是我们说的七点血糖。
你可能会发现一个情况,你往往午餐前血糖、晚餐前血糖和睡前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就是空腹血糖偏高。而且你如果早餐吃晚了,时间越往后推,你的早餐前血糖比空腹血糖高的越多。
有的人早上五点起来空腹血糖是5.8,挺好,但到八点的时候,也没有吃什么东西,也没有干什么太累的事情或者运动,血糖就上了8.3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吃饭,拖延到上午十一点的时候,血糖就有可能上11了。
还有的老人,晚餐吃饭很早,下午四点半就吃完晚饭了,八九点钟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六点多钟,一测空腹血糖,上8上9了。
为啥血糖会有这些情况呢?就是因为我们得糖尿病以后,身体的控制血糖能力,也就是协调升糖机制和降糖机制的能力差了,血糖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常人不是没有变化,是变化的幅度小。
我们的身体是这样控制血糖的。餐后三小时内,我们的血糖会升起来,这个时候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吸收进来了,超过了我们肝脏能储存的能力,肝细胞让一部分葡萄糖进入体循环的血液中,然后,靠胰岛素作用于肌肉和脂肪细胞,摄取过多的葡萄糖,把血糖降下来。
这个过程是三个小时,餐三的时候,我们的血糖水平归于餐前,也就5.6以下。
在整个餐后三小时的过程中,我们的胰岛β细胞,会根据血糖的高低,分泌相应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保证餐三后血糖归于基础值。在吃饭后三小时的范围内,我们身体的生理机能是以降糖为主,降糖机制唱主角戏。
那我们餐三以后,食物已经不再提供葡萄糖了,可我们时时刻刻还需要代谢葡萄糖,我们血糖5.6,如果这个时候,肝脏不是按照每小时能升高我们血糖3.3的速度提供葡萄糖,就不能应对我们身体每小时代谢葡萄糖能降低我们血糖3.3的速度。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餐后三小时血糖到下一餐血糖之所以不再高了,也不在低了,不是葡萄糖代谢停止了,是身体肝细胞提供葡萄糖的速度和我们身体代谢葡萄糖的速度达到了供需平衡。
如果肝脏细胞突然不能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了,每小时只能按升高血糖1的速度提供葡萄糖,我们的身体还是按照每小时降3.3的速度消耗葡萄糖,我们的血糖就会每小时下降2.3,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血糖就会从5.6降低到3.3。
如果这个时候,肝脏细胞还不加速葡萄糖的输出,把血糖拉起来,还按每小时升高血糖1的速度提供葡萄糖,我们很快就意识模糊不清,进入低血糖昏迷,人就不行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