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
98%的儿童糖尿病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甚少,但随儿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趋势。1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有关。
儿童糖尿病典型症状
多数患儿有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状。但婴儿的多饮多尿不易发觉,儿童可因夜尿增多而发生遗尿,年长儿还可出现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体质显著下降症状。病程久或治疗不当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智力发育落后,甚至出现白内障、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血糖测定
美国糖尿病学会年公布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符合下列任一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存在典型糖尿病症状并且餐后任意时刻血糖水平≥11.1mmol/L;
空腹全血(IFG)≥7.0mmol/L;
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11.1mmol/L;
儿童糖尿病护理
1饮食护理以保持正常体重,维持正常血糖为原则,定时定量,勿吃额外食物。
热量计算
热能需要与健康儿相似,每日所需热卡=+(年龄×80~)kacl,年幼儿宜偏高;
热量成分
糖类占50%~55%,以含纤维素高的粗粮为主,如糙米和玉米等,避免使用蔗糖等精制糖。
脂肪占25%~30%,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蛋白质占15%~20%,动物蛋白应占1/2以上;
2胰岛素的使用每次尽量用同一型号的1ml注射器,按照先普通胰岛素(Rl),后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L)顺序抽取药物,混匀后注射,以保证剂量绝对准确,注射后及时进食,以防低血糖发生。
3运动治疗的护理运动时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应根据年龄和体力安排运动种类和强度,根据运动量调节胰岛素用量和饮食,以免发生运动后低血糖。
4预防感染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特别是皮肤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应指导患儿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以防皮肤抓伤。
5低血糖患儿的护理典型表现为突发饥饿感、心慌、手抖、多汗等。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一旦发生应立即平卧,进食糖水和糖块,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ml。
6排尿异常的护理对于多尿患儿应及时提供便盆并协助排尿,对遗尿小儿夜间定时唤醒排尿,因尿糖刺激会阴部可引起瘙痒,故需及时清洗臀部,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7健康指导教育患儿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每日做好足部护理,预防各种感染,掌握饮食和运动疗法。
内容来自人卫慕课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儿科护理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