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姬秋和:第四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内分泌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担任《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编委;承担国科金2项,军队、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目前已增至3.66亿人。而在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50.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糖尿病是一种“文明病”、“富贵病”。食品丰富、交通便捷、电子化程度高以及竞争激烈,使人们体力活动减少、精神压力增大,这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是滋生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糖尿病又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至今尚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并发症多,致残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幸运的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已使糖尿病成为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只要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糖尿病患者仍可享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达到近似正常人群的寿命。
糖尿病治疗一定要控制饮食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人,无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物,都必须坚持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在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饮食控制并非简单的少吃,而是科学合理的饮食。
控制饮食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
控制饮食的原则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所以,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品种多样、控制总量。控制饮食的目的在于:1、保持健康的体重。2、维持营养平衡。3、控制血糖、血脂。饮食控制时,有的患者过分追求饮食控制,强调不服药物去控制血糖,但体重逐渐下降低于理想体重,这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有的患者既往太胖,饮食控制后体重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理想体重,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其它疾病。这也是在控制饮食时需要注意的。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的饮食?
食物的品种非常丰富,所含营养也各不相同,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呢?总的来说,糖尿病饮食的原则是:饮食要均衡,营养要合理,维持理想体重;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选用粮谷类和含淀粉高的薯类;多选用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蔬菜和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减少油脂,避免含脂肪高的食物和油炸食物;烹调食物要清淡,少用盐和调味品;饮食要定时;并且要及时根据医师和营养师的指导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饮食行为,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吗?
所谓的无糖食品其实是指不加入蔗糖,而以木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作为代糖,热量相对不高,喜欢吃甜食的患者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糖尿病患者不要一看到“无糖”这两个字就认为是“无糖”食品,应当仔细看看食物中的成分,因为奶中的乳糖、食物中的淀粉,最终都将转变成葡萄糖,所以说“无糖食品”不能多吃。
糖尿病病人能吃水果吗?
可以。水果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这些物质是其他食物中不含有的;但很多水果都很甜,主要是其内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较高。所以在食用水果前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血糖要控制稳定,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餐后血糖在10mmol/L以内;其次是水果的种类,大部分水果都可以吃,特别是水份多的水果,但是个别含糖量高的水果就不宜吃了,如香蕉、荔枝、桂圆等;最后是食用时间和量,建议可将水果视为加餐食品,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小时享用,且每日水果量最好不要超过g,还应适量减少主食量。特别建议患者朋友可以在食用水果前和2小时后检测一下血糖,逐步掌握进食规律,形成个体化的饮食习惯。
多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吗?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如含碳水化合物比细粮要低,含膳食纤维较多,富含B族维生素,而且血糖指数比较低。所以主张一些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用粗粮代替细粮,而一般患者尽量粗细搭配。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利,有一定的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然而有的糖尿病患者就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这样做也违背了平衡膳食的原则。粗粮再好,仍是有热量的,多吃的话热量依旧会超标。而且过多的食物纤维,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并影响蛋白质、一些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如此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降低免疫能力,从而对身体不利。无论吃什么食品都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应粗细搭配。(待续)
百姓健康
■本栏目所有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