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方法,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糖友十分关切如何做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呢?
糖尿病性肾病并慢性肾衰患者,因血管硬化、弹性差,建立血透通路较困难,穿刺点易出血,血流量不足,一般采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透析,效果较好。与动、静脉内瘘比较,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不增加心脏负担,加强换药及抗菌处理可较长时间留置。但动静脉内瘘一旦建立,保护内瘘,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血管内瘘远期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患者病史长,患者一旦达到需血液透析的时候,体内已有多个脏器功能损伤或丧失,尤其双目失明后,使患者易产生悲观、无助、恐惧甚至绝望心理,对生活和治疗已失去信心而放弃治疗。
因此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效果及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并指导患者逐步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如饮食管理知识、内瘘保护知识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血液透析护理1.观察局部有无水肿情况,触摸血管震颤,听血管杂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透析间期护理:内瘘管仅供透析使用,禁止输液、抽血、测血压、提重物等,透析结束24h后,穿刺处用热毛巾湿敷,加强手臂功能锻炼,使血管扩张充盈。
3.透析结束时护理:由于动脉化血管压力高,透析结束时处理不好,会发生血肿,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透析毕,拔针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压迫时间和压力要恰当,血止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
4.透析中防止血栓形成,进一步促发凝血亦是重要因素之一。
5.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内瘘早期感染和手术有关,而后期感染常与穿刺点污染有关。感染会使内瘘功能丧失,严重者导致败血症,是透析死亡的重要原因,需立即处理。血管穿刺要求一针见血,采用绳梯法穿刺,减少皮肤及血管壁瘢痕,血管闭塞机会少。
6.注意观察手术部位血流是否通畅,包扎敷料是否过紧,及时更换敷料,抬高手术侧肢体,以防止发生末梢水肿。内瘘手术后需6~8周,待静脉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后方可使用;过早使用常缩短内瘘寿命。
饮食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比普通肾病患者饮食的控制更严格,因此患者体质普遍较弱,一般均有消瘦及营养不良的表现。
因此应加强饮食护理,患者需要早期加强营养,保证热量,食物以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若患者不注意饮食,会给透析治疗带来很大的影响,应以优质高蛋白、低质适量糖、低磷、限水、少食多餐为原则,如:瘦肉、鱼肉、鸡蛋等。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病情稳定的维持血液透析在3次/周者,摄入蛋白质的量可达1.5g/(kg·d),为减轻尿毒症代谢紊乱,应尽量少食动物内脏、油脂、植物蛋白等。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瞬间即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