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偏方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郭建军近期在《中华内科杂志》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进行了梳理。有以下十个要点:
1.餐后1.0~1.5h适当轻中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但要避免晚上临睡前的长时间运动,以防引起夜间低血糖。
2.没有强度的运动是无效运动。不论针对心肺功能还是神经功能健康保护,都需要有强度的运动。
3.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起步强度为40%~50%的最大能力,运动强度或者运动量的每次增加量控制在5%~10%。每一个强度和量的适应期必须1~2周。
4.每3个月测量1次自己的体质,结合体重、体成分、医学检查结果、自身感觉等综合分析,不断纠正锻炼计划。
5.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防跌跤锻炼主要包括下肢的力量练习、肌肉拉伸练习、灵敏练习、平衡练习等运动。
6.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容易萎缩,而运动肌抗阻力训练、针对各种姿势稳定肌以及动作稳定肌的抗阻力训练有助于预防。平板运动、靠墙蹲马步、俯卧燕飞、弹力带操、哑铃操等都可以选择。
7.餐前高强度运动方法,又被称为“餐前运动小点心”,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具体做法就是1min高强度运动(强度为90%最大心率),休息30s,再进行第2次高强度运动1min,再休息30s,重复6遍,然后才可以进餐。
8.每次有氧运动结束后应做5~10min拉伸运动,放松紧张肌肉。在有氧运动基础上,每日必须有大关节的力量练习,从上肢到腰腹到下肢都要活动到。高强度运动后,应该有至少48~72h的恢复时间。每周高强度运动安排不超过2次。
9.要做有效运动: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强度以及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如果运动安排不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可采取少量多餐、降低食物血糖指数等方式配合运动。
10.由于糖尿病对植物神经的破坏,或患者服用β受体阻断剂,心率变化往往难以反映心脏运动的负荷。患者可自我感觉:若感觉较费力就可以进行,就是中等强度的运动;若感觉很吃力才能进行的运动,就是高强度运动。
来源:郭建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中华内科杂志,,5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