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肾脏病变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可能演变成可怕的尿毒症。
但是糖友们也不要太着急,区别于低血糖的快速爆发,肾病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所以也很容易被人忽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因此,我们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倘若可以做到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很大机会可以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肾脏病变主要是微血管的病变,因为长期的高血糖,让肾脏的微血管发生了病变,没有办法将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排出,让蛋白漏到了尿液里面,出现了蛋白尿。
因此,在临床上,尿蛋白中的微量白蛋白尿含量也成了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依据。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尿毒症。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尿病损害肾脏的过程分为5期3阶段
早期阶段:第1、2期,这个时候肾脏内微血管开始受高血糖刺激出现损伤,但通常没有任何外在症状。中期阶段说的第3期和第4期。
第3期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第4期开始出现大量蛋白尿并伴随浮肿和高血压。一旦出现蛋白尿,需引起糖友们足够的重视,如果这时还不控制,肾脏会朝着不可逆的方向恶化。
如果尿液里的蛋白质超标,尿液表面张力增大,在排尿时可产生较多气泡,常会出现泡沫尿的现象。
晚期阶段:第5期即终末期肾病,此时肾单位已经被损坏殆尽,出现肾衰竭、尿毒症。
学习这4个招,远离尿毒症!
图片来源:摄图网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尽量使血糖控制达标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保护肾脏功能,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控制标准。
图片来源:摄图网控制尿酸好多人对这个指标不以为然。认为没有痛风就不必在意!其实,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血管的损害非常大,所以长期控制尿酸<mmol/L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避免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增加尿蛋白排泄。
肾功能正常时,每天蛋白摄入量为0.8~1.0克/千克体重;当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功能减退时,蛋白质的限制更加严格,每天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克/千克体重。这些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注意保护肝肾
日常生活注意规律作息,少喝酒,减轻肝肾代谢负担,避免感染,尤其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可能会加速肾脏病变的恶化。
因此,如果发现感染不可拖延,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尽量减少各种造影剂的使用。
肾脏病被发现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早期了,因此需要我们经常对肝肾引起重视,糖尿病肾病重在预防及早期干预。
希望所有糖友刚确诊糖尿病就开始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坚持复查。
本文由内分泌科医生肖潇雨,营养师龙溪审核
今日推荐:尿微量白蛋白试条,预防糖尿病肾病,坚持定期测试。现秒杀价仅供三诺讲糖粉丝享有,限7.19日-7.21日,需要的朋友,可以长按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