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自愈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19408.html
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行
当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了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后,血糖通常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但是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随时会因为某些情况出现波动,例如发生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过大、运动和饮食不当等,均可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因此,要求我们在规律用药的同时,还须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及生活方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受凉、感冒等,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
服药时间与进食无关,漏服药物要补服
目前临床上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药物、非磺脲类促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都不同,从而服药时间也不同,不能全都饭前或饭后服用。否则达不到降糖的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常需在饭前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须与第一口饭同服,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以克服胃肠道反应。另外,有些患者认为偶尔漏服一次、两次药物没关系,事后补服药物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降糖方案制定后,患者应坚持服药,一旦出现漏服药物情况,不要盲目补服,可以监测当时的血糖情况酌情处理。
降糖越快越好
许多患者当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或发现血糖较高时往往情绪较为紧张,为了将血糖迅速降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这样不仅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更容易矫枉过正,诱发低血糖。而一般情况下血糖升高是逐渐发生的,初期往往不易察觉,一旦超过人体的耐受能力察觉到症状时血糖升高可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如果此时迅速将血糖降至正常,人体可能无法马上适应。血糖达标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唯一目标,安全、稳步降糖才是关键。血糖控制在于不造成低血糖的情况下持久、稳定地将血糖控制达标。
忽视个体化治疗
糖尿病患者选药时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例如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其他基础疾病等,用药强调个体化,并非新的、贵的药才是好药。某些患者自己血糖控制不佳,而身边有人血糖控制情况较好,便自行换成他人的降糖方案,结果导致低血糖昏迷等情况发生,并非适合别人的药也适合自己。患者在血糖控制情况不佳时,应寻求医师的帮助,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胰岛功能、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另外,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但所有患者均应避免高血糖引起的症状或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并发症。
精彩文章回顾
老年人应重视心血管保健
中老年人健康10个标准
如何自检心脏功能
生得好、病得晚、死得快,才是提高健康寿命的重点
洗牙对牙齿有害?
“啤酒肚”真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吗?
简便易行的肛门保健操
糖本无罪,其罪在嘴
预测您近10年的生命指数
到药店买药时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