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糖尿病足千万别大意
今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提起糖尿病,许多人会想到该病对心脏、肾脏的影响和损害,其实糖尿病的另一个并发症——糖尿病足也应该引起众多“糖友”的注意。为此,就如何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记者医院内科专家王凤华。
重视“糖尿病足”
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前不久,备受糖尿病足折磨的李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医院顺利接受了动脉微灌注治疗,目前其多年溃烂不愈的下肢溃疡面及感染已得到控制,并几近愈合。李先生及老伴非常激动,为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是因糖尿病血管或神经病变等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其危害大,预后差,死亡率高。但只要积极预防、正确治疗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院内科专家王凤华介绍,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还会出现疲乏无力、四肢发麻,刺、痛、皮肤瘙痒、尿中泡沫增多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它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肾脏、眼底等,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
据
了
解
今年8月,国内知名专家组医院,会诊指导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灌注治疗技术。在专家组的助力下,医院积极探索微灌注治疗技术,医院落地“开花结果”。在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医院内科已成功为11例患者完成治疗,收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肯定。
专家表示
动脉微灌注治疗是利用微穿刺技术把纤细微导管放入动脉内,通过微导管灌注各种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代谢,抗凝溶栓,控制感染等药物。这些药物是直接从动脉灌注到足部缺血区起到治疗作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更充分扩张微小血管,促进微小血管血流,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足部动脉供血和神经代谢。必要时可反复动脉微灌注治疗。与传统的动脉导管灌注比较,微灌注导管更细,创伤小,灌注后卧床30分钟就可以下床活动。这种方法可多次反复应用,且不易发生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和导管感染等副作用,是一种快速改善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家提醒
糖尿病足的预防首先要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测1次空腹血糖,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另外,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选择舒适柔软和宽松的鞋袜,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引起脚部小的皮肤损伤。
原标题:《牡丹江医院专家提醒: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糖尿病足千万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