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者:郑教授您好!脂肪肝与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脂肪肝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郑瑞丹:脂肪肝是由遗传易感因素、环境因素和机体自身的代谢紊乱三者相互、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脂肪肝就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的脂类成份主要是甘油三酯。正常情况下,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甚可达40%~50%。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重要器官;机体通过摄入食物,将食物中的脂肪在肝脏中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然后再通过血液运输到机体需要的地方,以防止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同时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这样就使人们在不能进食时不出现低血糖。肝脏不停地储存、释放葡萄糖的过程,维持人本血中血糖的正常水平,使得血糖平稳。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物质,比如葡萄糖、乳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肝脏作为胰岛素作用的主要器官之一,在维持空腹状态下内生性葡萄糖的产生和输出以及进食后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存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脂肪肝之所以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主要是脂肪肝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就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当胰岛素不充足时,夜间肝脏不能正常储存糖原,就造成空腹血糖的增高。出现糖代谢紊乱,临床上也发现脂肪肝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比例较高,病人往往先发生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随病情进展,严重的糖代谢紊乱如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明显升高,往往提示病情进展至糖尿病。
2、记者:郑教授您好!您提到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
郑瑞丹教授:近年来,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且趋于年轻化,我国脂肪肝发展趋势日益加重,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脂肪肝除了会引发肝脏严重病变如病情进展至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之外,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情及代谢相关的各种肿瘤;临床上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生化检测除血脂、尿酸等升高外,往往伴有血糖升高,但这种血糖升高还达不到临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这种情况称之为糖尿病前期,临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糖耐量异常、二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二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7.8mmol/L、和糖耐量异常指空腹血糖7.0mmol/L;二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7.8mmol/L,11.1mmol/L或两者的混合状态,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前期,如果这部分人群没有得到重视,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会向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甚至肿瘤方向发展。
年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14亿,成为全球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数量更为惊人,年全国流行病调查显示,该人群总数高达1.48亿,已然成为糖尿病的庞大后备军,临床及时发现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这部分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进展的关键。
3、记者: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这种情况一定都需要治疗吗?
郑瑞丹教授:脂肪肝的临床负担不仅限于肝脏,而且是心血管疾病、高血糖及恶性肿瘤的独立风险因素。首先,临床评估十分重要,对脂肪肝,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和纤维化程度、除了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应判断有无其它与并发症,如肾脏疾病、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症、骨质疏松症等;而对于血糖异常的患者,应评估患者是否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临床明确患者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检测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可以明确糖耐量异常和/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未达到糖尿病标准,进行适当及规律的生活方式干预使其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至少应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降低体重,体质量指数维持在24kg/m2,腰围维持在(男性90cm,女性85cm);有些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或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两者均有,同时属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家族史,久坐不运动,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等疾病,女性曾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些都是进展至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这部分人群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还要给予药物治疗,临床可参考患者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选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阻止病情进一步发生与发展。
4、记者: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干预有没有先后顺序还是需要同时干预?
郑瑞丹教授:脂肪肝的病变程度直接影响全身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脂肪肝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的信号,是发生糖尿病的“直通车”。所在,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针结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鼓励病人同时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石,最基本的就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两部分,饮食和运动。
临床指南推荐地中海饮食,碳水化合物要少,平时合理增加青菜、水果和坚果类,强调饮食一定要均衡;运动干预,规律的有氧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手段。适宜的有氧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为正常人群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传统运动、有氧操和球类运动等,不只是有氧运动,推荐病人结合抗阻运动,如哑铃、单杠等等,有氧和抗阻运动的联合运动干预更有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在严格控制饮食、运动的基础上,我们也强调随访的重要性。患者要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医师也需要了解患者饮食运动执行情况、有无并发症、血糖控制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等;进行动态观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更新诊疗方案。
5、记者:目前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的现状如何?
郑瑞丹教授:近年来,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脂肪肝既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又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和引起并发症的根基。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据年全国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糖尿病已经成为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
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前期这部分患者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以及肿瘤和痴呆等的风险增高,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变进展为糖尿病。
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临床要重视这些患者,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