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以成
患者,男,50岁,既往有Graves病史,一年前查体发现空腹血糖高,又复查一次仍高,两次数值在8.0~8.2mmol/l之间,患者自认为糖尿病是常见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己到药店购药,药店人员说成人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消瘦不适合用二甲双胍治疗,药店人员推荐格列美脲,患者服用格列美脲治疗半年后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请问:假如半年前你接诊该例病人你会格外注意什么类型的糖尿病?你会安排病人去做哪些检查?
假如病人血GADA及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病人的确切诊断是什么?该怎样诊疗?
实际上该例病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LADA,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俗称为1.5型糖尿病,它具有1型糖尿病的特点,如患者多不肥胖,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患者需应用胰岛素治疗,也具有2型糖尿病的特点,如患者成年发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
事实上,LADA误诊率很高,很多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像上述病例中的王老师那样误诊误治。
临床医生该如何诊断LADA?
依据临床特点
体重:LADA多偏瘦,年龄:成年发病,起病年龄>18岁,多在45岁左右,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三多一少”明显,初期口服二甲双胍有效,半年至一年后失效,诱因:本型多在应激情况下诱发,如严重感染,创伤,烧伤,骨折,休克等。
依据实验室检查
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空腹C-肽<0.3mmol/l,注射胰高血糖素刺激后(或餐后2小时)<0.6mmol/l。
患者多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减,甲亢等。
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及年轻的成人型糖尿病。
LADA的诊疗
1.应用胰岛素。一旦确诊本病,要立即应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后使患者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
2.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抑制剂以阻止自身免疫介导对胰岛β细胞损害,促进胰岛的修复。可选用小剂量环孢素A和雷公藤多甙。
3.可试用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其机理是缓解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刺激作用,同时可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4.试用vitD。利用vitD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5.禁止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可导致“病马加鞭β促早死”,使残留的胰岛B细胞遭到彻底破坏,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LADA并不少见,据专家估算现在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有10%是LADA,基层医生初诊糖尿病时一定要让病人检查胰岛自身抗体及血C-肽,对以前诊断的所谓2型糖尿病也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伴有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者,毕竟LADA与2型糖尿病诊疗不一样。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