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饥饿时,大脑中饥饿中枢这些细胞会提醒人们及时进食。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进不了细胞,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细胞无法吸收,就会有饥饿感,如果采取一饿就吃的方式,则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
血糖越进不了细胞,人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于人体的危害就越大。打个比方,汽车的油表反映的是油箱内的油量。正常情况下,您踏油门,汽油进入发动机,汽车行走。如果汽车得了“糖尿病”,踏油门后,汽油进不了发动机,于是您可能不管油箱里的油有多少,还会去加油。这样是不是就会造成问题了呢?
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感到饥饿时,一般都需要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过,适当饥饿不等于越饿越好。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过程中会感到饥饿难耐,甚至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可见饿也是要有原则的。
原则一:控制原则
很多人自打被确诊为糖尿病,就变成了“苦行僧”,不但甜食和肉类不敢吃,每顿饭都吃得很少。他们觉得,医生说的“控制饮食”就意味着应该忍饥挨饿。其实我们对于热量的控制不能太严格,主食不能吃的太少,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g(6-8两),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g以上。而且也应该坚持少量多餐,将每天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能避免“饿得慌”现象。如果总在每天下午某一时刻出现饥饿,而主食在三餐中的分配又是早、中、晚餐各三分之一,此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中餐的主食比例或在饥饿出现前给予加餐。
原则二:搭配原则
有些糖友以为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肉了,天天吃蔬菜,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提供,当然会觉得饿。不要单纯吃素,要荤素搭配。控制动物脂肪但不能少了植物油,为了避免经常产生的饥饿感,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有时,饥饿的发生与食物选择、搭配或烹饪方法不当有关。这时我们就应该从调整食物血糖指数入手,尽量安排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和避免选用高血糖指数食物或烹饪方法,如尽量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
原则三:监测原则
很多医院回诊一次,进行血糖检查,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每月一次的血糖检查,只能代表当时的血糖,不能代表糖尿病控制的情况。控制血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每天做自我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才会知道自己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才会没有饥饿!
原则四:坚持原则
既然饥饿感是饮食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应现象,那么只要不出现低血糖,就应坚持不改变饮食治疗方案和不额外进食,一般经过一段时间(2-3周)后就会很快适应这种饮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把饮食控制视为比药治疗更重要的治疗措施,有了饮食治疗的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原则五:备用原则
综上,既然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饥饿感,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身边常备一些糖果、饼干和含糖类饮料,一旦出现饥饿导致的头晕、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要及时吃几块饼干和喝几口饮料。
患者案例
大庆糖尿病患者,60岁,患糖尿病12年,服用参地益阴胶囊前腿、脚部皮肤变黑变硬,皲裂出血不止,伤口长期难以愈合。
服用参地益阴胶囊一个疗程后伤口愈合!效果明显!
江苏一位糖尿病患者服用参地益阴胶囊3个月(一疗程)糖尿病已经治愈!糖化血红蛋白由11下降到正常值6。
苗立国,男,35岁糖尿病2年,吃药以前血糖最高达14点多,持续不降,一般就10点左右,后来经介绍开始服用参地益阴两个半月,在服用一盒的时候血糖就稳定了,第二盒降糖药就减了半片,现在服用第三盒中,今晨测血糖5.1,自述有劲儿了,口不干了,不起夜了,说参地益阴效果很好,因为春节快到了,怕买不到药,所以再次购买一盒,继续服用治疗!
王金霞,杜林人,糖尿病5年,血糖忽高忽低,一直不稳最高达到10点多,经过服用参地益阴胶囊将近三个月,血糖稳定,一直保持在5点左右,并且口干症状消失,夜尿次数减少,今晨测血糖5.6,把原来的降糖药减量了,自愿为参地益阴做宣传,并且再次购买一盒!医院都治不了,这个药效果不错!
长寿患者王小云,服药前血红蛋白10.8,服药7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值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璧山患者李长秀,8.29服药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13.28;服药后12.3日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降到10.17,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