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积极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较正常人缩短5~10年。虽然过早出现的心血管疾病是致残、致死的最常见原因,但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也是原因之一。糖尿病是肾替代治疗(肾透析)最常见的原因,也是65岁以下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此外,糖尿病还是非外伤性截肢的最常见原因。就现有的医学条件而言,这些恶性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可被预防、延迟或使其不良后果最小化。成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在于早预防、早期诊断、早治疗。
1.血糖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愈低,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愈低。在对DCCT研究人群8年的开放性随访研究中,强化组和常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相似的。虽然如此,先前曾在强化组的患者较少出现微血管并发症。因此,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良好可在较长时间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这一现象被称为“代谢记忆”。血糖控制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虽不紧密,但仍然是重要的。UKPDS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14%。在DCCT的长期随访中,强化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下降42%。2.血压在UKPDS中,严格控制血压(/82比/87mmHg)能减少微血管事件37%。收缩压下降10mmHg能减少微血管事件13%和心肌梗死11%。其他的研究也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降低血压所减少的风险与非糖尿患者群是同样的。所以,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血压绝对益处更大。有效控制血压比在开始降压时药物的选择更为重要。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是</80mmHg。这一目标较难达到,常需要至少3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降压药应该选择每日1次、24小时均能有效降压。
3.血脂已有2项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对无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37%。因此,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虽然年轻患者1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在一生中仍存在高风险。他汀类药物应该用于高危人群。贝特类药物的作用还不明确。在近来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中,非诺贝特并没有减少2型糖尿病一级冠脉事件的风险。虽然缺乏有力的证据,但在控制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他汀类治疗后甘油三酯>2.3mmol/L,应该考虑加用贝特类。4.吸烟患者必须戒烟,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可能风险。5.阿斯匹林虽然没有对糖尿病患者使用阿斯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研究,但通常推荐使用低剂量阿斯匹林,即使是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