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9日-13日,第77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在圣地亚哥盛大召开。为期5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超过1.6万名糖尿病领域的专业人员。据悉,年会共分急性和慢性并发症、胰岛生物学/胰岛素分泌等八大主题,包括了个口头报告以及个海报展示。
1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临床数据公布在大会压轴的“ADAPresidentsOralPresentation”环节,由华人科学家严海博士与人联合创办的REMDBiotherapeutics及其分公司北京科信美德首次公布了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REMD-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
试验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REMD-单次注射后,不仅能够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且没有造成低血糖的并发症。
具体来说,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招募了21名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8名男性、13名女性)。患者在入院观察第1天被测定了每日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水平的基础值。第2天,10名患者接受单次剂量70毫克的REMD-皮下注射,剩余的11名患者则接受安慰剂注射。
比较每日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水平发现,单次剂量REMD-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每日胰岛素用量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减少了26%。此外,REMD-治疗组患者出院后3个星期内,平均每日血糖水平比安慰剂组患者低20-31mg/dL,且并没有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REMDBiotherapeutics、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人兼董事长严海博士
2被“冷落”的假说终被证实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调控主要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个激素在多个层次相互制约而实现的。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血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由胰岛α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通过肝脏进行内源血糖的合成,升高血糖。
胰岛β细胞缺乏,不能产生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没有了胰岛素的制约,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得不到有效抑制,进而造成內源血糖的大量合成,最终导致了高血糖。在胰岛素能够被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之前,患者的脂肪和蛋白质会通过胰高血糖通路的激活被转化为内源性血糖,最终患者会因极度消瘦在儿童阶段死亡。
目前,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胰岛素注射,尚无治愈的办法,也无法有效地预防。业界也一直在寻找其它能够更有效治疗,甚至实现治愈1型糖尿病的疗法。
RogerH.Unger教授
40多年前,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克萨斯州西南医学院终身教授RogerH.Unger根据多年的临床前动物模型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所有类型的糖尿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机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年,他与瑞士组织学和胚胎学研究所LelioOrci教授在《柳叶刀》杂志提出一个假说:干扰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降低和阻断内源血糖生成,进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这一假说在胰岛素一家独大治疗糖尿病的环境下是一个极少数派,再加上多年来没有一个有效的药物对这一假说进行实验验证,所以一直得不到大家的青睐。
REMD-是基于这一被“冷落”的假说开发的全球首个阻断过度活化的胰高血糖素通路的抗体药物候选分子。上述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内分泌科助理教授JeremyPettus说:“我们的研究有力地证实了长期以来关于阻断胰高血糖素通路可以改善血糖并且降低胰岛素剂量,从而大大改进1型糖尿病治疗的理论。同时,研究还发现,REMD-治疗避免了低血糖的发生。这正是目前1型糖尿病治疗中一项尚待克服的难题。”
严海博士说:“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部分解决了高血糖问题,但却带来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并发症。同时,胰岛素的应用并没有真正解决由胰高血糖素介导的内源血糖合成的问题。REMD-的发现使得内源血糖的过度合成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透露,REMDBiotherapeutics公司正在计划开展一项后续研究,希望在约75名1型糖尿病志愿者中研究REMD-多次治疗后的安全性、药效和药物动力学。用时,北京科信美德也将与九芝堂合作在中国开展REMD-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
End
参考资料:1)UpdatesfromOur77thScientificSessions
2)Glucagon-BlockingDrugReducesNeedforInsulinandImprovesBloodGlucoseLevelsforPatientswithType1Diabetes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