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马2型糖尿病本是小问题,大多数医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作者供职单位无关。

今天继续连载著名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系列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刘佳新,曾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两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当时,老河马的病情严重到胰岛素打单位无效,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生酮低碳水饮食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肥50斤,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于东南大学,是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逆转自己的病情后,他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肥胖、糖尿病、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老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答网友问

(声明:本系列提问者不是小帅。)

.4.29

问:河马哥早上好,我把您医院群里以后,这次真的没人敢回应提问题了,不过收到了几个:牛!,大牛!,非常牛!的回复。不过,我今天凑热闹,也想跟您提一个问题。。

答:好,那您也放马过来,和我大战回合。

问:我对您的情况比较了解,我发现您低碳饮食4年多以来,胰岛素抵抗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少降低,不是说低碳饮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吗?何解?

答:你这说法是从哪里看来的?这说法我估计是从一些吹低碳饮食的书里看来的吧。我认为这说法是没有充分事实的瞎猜而已。。

降低胰岛素抵抗,确实可以从低碳水初期可以观察到,但长期看,只会有轻微的改善,而且随着低碳生酮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一种可逆的胰岛素抵抗升高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胰岛素抵抗,也许大概的机理是,细胞已经习惯了以酮体为食,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下降了吧。

低碳饮食没有争议的生理学效果就是减少了胰岛素的分泌量。其他的效果,包括是否降低胰岛素抵抗,我劝你别跟风,人云亦云的瞎猜。被高手诘问,问你机制,会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我胰岛素抵抗好没好转重要吗?胰岛素抵抗没好转,我也能通过低碳饮食让我的血糖得到控制(尽管控制的并不理想,血糖偶尔破10),让我的高胰岛素血症得以显著降低(空腹C肽由4降低到1点几),让我的所以并发症没有继续发展。最关键的是,我还活着,这已经让当年给我开病危的医生惊讶不已了。

问:我也给您一个大牛的评价!。。不过,我看过您的一些化验单,我发现您低碳以后的糖耐量,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变差的趋势,这是不是预示着,您的糖尿病变严重了?

答:这是个好问题。糖耐量下降,虽然是目前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如果否定掉了高糖是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那这个金标准,是不是就该换一换了?

假设高糖不是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高胰岛素血症才是引起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根本原因。那么糖耐量的高还是低,是不是就无关紧要了?

你发现没,追求糖耐量,与降低胰岛素水平,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要想血糖好,不免就要升高胰岛素水平,就会加重高胰岛素血症,现在好了,如果不再追求血糖好,你只需调控胰岛素水平,就有可能解决绝大多数的糖尿病并发症问题。

问:没那么简单吧?不管血糖,只管胰岛素?这只是您个人的猜想吧?

答:管血糖呀,低碳饮食,不吃糖,血糖就没有来源了,想高都高不起来。

低碳饮食是唯一一种即能降低血糖,又能降低胰岛素的饮食模式。

你还敢说营养不是一线治疗了吗?

问:我不敢,我都不敢说我会看糖尿病了,真是惭愧。

答:我甚至可以说,2型糖尿病可能根本就不是病,只是糖不耐受症的小问题,只要不吃少吃糖类食物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在全世界医生瞎治下,屈死了多少无辜的糖人!

你啥时候看见乳糖不耐受被当做疾病来治?不喝奶或喝无乳糖奶就能解决的小问题而已!

.4.30

问:河马哥早上好。与前天您的高论没人搭理不同,昨天您对我提出问题的回答,医院医生群里的反应是:一片哗然。

答:哦?都有何高论?说来听听。

问:除了有人评价:这是高人!/视角独特!/太嚣张了吧!之外,反对的声音比较多。尤其对您提出来的:糖尿病不是病,只是糖不耐受症的小问题的观点,几乎没人同意,一片讨伐声。医院群,否则非打起来不可。

答:呵呵。。意料之中的反应,不过“糖尿病不是病”的观点,还真不是我自己的观点,这观点是台湾医生刘乂鸣的说法。。不过这次,既然从我嘴里说出来,就当是我的观点好了。

我的解释极简单,你既然诊断糖尿病用糖耐量作为金标准测试方法,这不就是在认可糖尿病是糖耐量受损吗?解决糖耐量受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不就是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量吗?啥叫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量,这不就是低碳饮食吗?

你们医生之前的医嘱中,减少主食,每餐不超过1两。。这是啥?这不就是低碳饮食吗?只不过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而已。如果你把主食减为0,大多数2型患者就能停药,糖尿病治疗就这么简单。

如果非要纠结个性化治疗,可以把糖耐量测试的结果,换算成患者能耐受的糖摄入量,即这么多的糖摄入量,刚好能让患者血糖达到及格线11.1mmol/L,不嫌麻烦你就这样的个性化或个体化治疗吧。

一种医学理论和实践,起码要做到自洽,糖尿病是糖耐量下降这样的定义没人反对吧?糖耐量下降反而非要多吃糖(指南规定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65%),然后在用药把血糖打下来,这样的做法好有一比:吃了毒药再吃解毒药解毒!这样的治疗方法合理吗?

问:跑题了跑题了。。您该回答为什么糖尿病不是病才对。。。或者您给提供下刘乂鸣医生说法的资料来源也好。

答:不耐受糖就别吃糖,这不就可以解释为生活方式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吗,还需要医生治病吗?刘医生的视频,我很久之前看的,我找一找是不是能找到,找到就发给你。

问:晕。。您这说法更嚣张了,难怪医生反感您。啥叫不需要医生?即便生活方式干预和营养治疗,没有医生和营养师的参予行吗?您想砸医生的饭碗吗?您以为患者都像您那样懂疾病懂营养吗?

答:对不起,我表达的有问题,向你和你代表的医生们道歉。。看样子我的心态有一定问题,医生本来该是患者的同盟军,结果我给当成了对立面。。我要面壁思过去了。。!

小帅说

河马叔的观点不一定全对,但是视角非常独特,逻辑非常自洽。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就曾评价老河马,说他的水平实际上超过大多数糖尿病医生。

当然,低碳饮食干预糖尿病,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也需要更多的操作规范。

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帮更多患者改善健康,解决问题,提高生命质量。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作者供职单位无关。

刘佳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lcbx/9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