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每位孕妈的心情
都是甜蜜又充满期待的
不过有一种“糖”
孕妈千万不能要!
那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它不仅危害孕妈身体健康,
还可能殃及到腹中的宝宝。
不过,远离妊娠期糖尿病,
可不仅仅是控糖那么简单!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妊娠前已经有了糖尿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怀孕后才发现有糖尿病,叫做妊娠期糖尿病。80%的患者属于妊娠期糖尿病,
通常在怀孕24至28周期间,在空腹状态和口服75克葡萄糖后一小时和两小时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浆葡萄糖值。当这三次检测数值只要有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5.1mmol/L、10.0mmol/L和8.5mmol/L时,就可以判定为孕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一
加快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
如果是怀孕前就有糖尿病,怀孕之后的血糖会更难控制,这将加快一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展。
二
导致孕妈妈血压升高,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如果在孕期血糖控制不好,不管是孕前糖尿病还是妊娠期糖尿病,都会导致在孕中、晚期,孕妈妈的血压会进一步升高,甚至会发展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妈妈和孩子的健康和生命。
三
增加产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产后一段时间,患有孕期糖尿病的妈妈们很容易发生各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征。
具体地说,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产后五到十年间,2型糖尿病,即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能会达到70%。而没有糖尿病的妈妈,产后五到十年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最多不到10%。
四
胎儿过度发育成“巨胎”
身体里的糖分增加,胎儿所继承到的糖分也会随之增加。当过量的糖分被胎儿吸收后,造成宝宝过度发育,增加分娩的难度和痛苦。
“糖妈妈”是如何诞生的?
一
高龄产妇
超过30岁的女性孕期患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机率更高
二
体形肥胖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怀孕前若是体重超重,就属于高危人群了,怀孕后若是不好好控制体重,也容易患上糖尿病。
三
遗传原因
有家族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高,研究发现母系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孕妇的3倍多。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一
控制好饮食
孕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少食多餐,保证体重正常的增长;注意口味清淡,可选用粗粮食物、膳食纤维、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二
适当运动
孕妈妈可以适量的运动一下,如瑜伽、散步等等。孕妈妈适量运动,对胎宝宝的发育,以及自己的血糖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三
规律检查
孕妈妈应该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如果血糖过高,可以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顺产吗?
如果孕妇的血糖控制得当,孕妇又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其实都可以进行自然分娩的,只不过是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要对胎儿进行严格的监测。
因此,若是妈妈和宝宝没有什么问题,是不需要因为糖尿病而选择剖宫产的。当然,如果妈妈的血糖控制的不好,导致了“巨大儿”,这种情况就需要选择剖宫产了。
点一下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