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和大时代上话说糖尿病三

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33.html

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

从上文中读者们可以看到,胰岛素这个蛋白质分子对于人体血糖的调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胰岛素功能的失调(要么是产生出现问题,要么是感应出现问题)也和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看起来,针对胰岛素的失调进行临床治疗,应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不二法门了吧?

做个事后诸葛亮倒是不难。事实上,从那位不知名的古埃及医生首次记载糖尿病,到人类终于知晓胰岛素的存在、并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中间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人类认识自我、改善自我的道路,从来都走的这样百转千回。

1糖尿病到底是哪里生了病?一个没那么简单的科学问题

从上文中作者引述的古代文明时期的记录中可以看到,糖尿病在古代医生的笔下是一种当然的全身性和系统性疾病。口渴、多引多尿、精神烦躁、疲惫无力、消瘦死亡……这些对症状的描述即便是今天看起来也很难简单的把这种疾病归结到某一个特别的器官、特定的物质、或者具体的成因上去。因此也难怪古代的医生们往往会把这种疾病归结为玄之又玄的某种形而上的解释,神怪、气血、阴阳五行不一而足。

就拿咱们中国的传统医学来说吧。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医书《素问》里就讨论过消渴症(也即糖尿病)的成因:“……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虽说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年前已经正确意识到饮食结构(高脂高糖)对于糖尿病的诱发作用,但是说到病因的解释,简单一句虚无缥缈的“气上溢”却未免令人不知所云,而为什么气上溢就会导致糖尿病更是语焉不详。差不多同年代的《灵枢》书中也讨论了消渴症的所谓内因“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然而我们也同样不明白如何定义身体器官的“柔弱”,而柔弱的五脏又是怎么导致糖尿病的。

而即便是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审查,想要老老实实的回答糖尿病到底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导致的,其实也并不容易。

读者们也许会问,这有什么不容易的?找几个糖尿病人来仔细做做检查,或者对不幸去世的糖尿病人做做详尽的尸体解剖,总能看出来哪里出了问题吧?

这个听起来简单的技术性反问,其实倒无意间指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如何区分相关性(correlation)和因果关系(causality)。

就拿上面这个读者的建议来说吧。假如我们真的按照他/她的建议去做了,动用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活着的糖尿病人、以及去世的患者尸体进行了从里到外的全面检查,发现患者的不少器官都出了问题:患者的胰腺似乎有部分缺失、患者的脂肪组织极度萎缩、患者的眼球晶状体充满云雾状的沉积、患者的足部生了糜烂。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说,这些组织的病变是糖尿病的病因呢?

不能。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设想,我们观察到的这些现象,可能有些确实是糖尿病的“原因”,而有些甚至可能是糖尿病的“结果”。更有甚者,这里面有些现象可能和糖尿病一点关系都没有,仅仅是恰好和糖尿病一起出现而已。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领了奖金之后呼朋引伴大吃一顿,结果餐桌上不小心丢了手机,回家以后又因为暴饮暴食腹泻不止。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用日常经验判断,我们观察到的这几个事件中,腹泻是大吃一顿的结果,而发奖金是大吃一顿的原因。至于腹泻和丢手机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仅仅是因为同是出门大吃一顿的后果而“恰巧”同时出现罢了。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在这个假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冰激凌销售量(蓝色)与鲨鱼攻击人的数量(红)随月份变化的规律几乎完全一致,高度相关。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是冰激凌销售导致了鲨鱼吃人,或者鲨鱼吃人导致了冰激凌销售增加呢?显然不能。事实上,两者可能毫无因果关系。比如,一个可能性是,每当夏天到来气温上升,此时吃冰激凌、以及下海游泳的人都会同步增加,而下海游泳的人多了鲨鱼袭击数量自然随之上升。(图片来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iaigou.net/lcbx/8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