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m.39.net/pf/a_5334051.html
“王大夫,真的非常感谢你,感医院,感谢你们整个团队,不仅治疗了我的病,还让我重新认识了糖尿病,真是我们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啊。”准备出院的李阿姨握着我的手真诚地说。
是什么让她瘫软无力?
这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李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当时见到的李阿姨,面黄肌瘦,全身软弱无力,伴有头晕、恶心,整个人状态非常差。在询问了患者病史以后,急查了随机血糖、尿常规、血常规、电解质、血酮体。明确了李阿姨的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贫血(营养不良性)。立即给予降糖、补液、消酮液体对症支持治疗。
原来,李阿姨自从患糖尿病2年来,因为知道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生怕吃点东西血糖就升高,采取了“饥饿疗法”,一直是这不敢吃,那不敢吃,还拼命的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把血糖控制好。结果李阿姨越来越消瘦,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血糖反而是和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形成了恶性循环。老伴和孩子看到李阿姨这样觉得不是办法,医院。经过评估,认为李阿姨对糖尿病知识相当的匮乏,导致了不良结果的出现。
经沟通,推荐李阿姨入组我院糖尿病共同照护。在院期间,一边进行药物治疗,一边积极参加我院每日下午组织学习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多方面。在营养师、护理师、卫教师、医师共同照护下,李阿姨的病情日渐平稳、好转,面色逐渐红润起来,整个人也变得神采奕奕,学习到了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法,血糖反而达标了。
当年“饥饿疗法”盛行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很清楚,控制饮食在控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如今,如李阿姨一样的患者很多,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通过“饥饿疗法”来降低血糖。
说到“饥饿疗法”,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年,1名11岁的美国小女孩在自家厨房中,手捧着玻璃杯,大口大口的喝着杯中的水。因为喝的太猛了,以至于水都从脸颊流淌下来。几个月后,这个小女孩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她就是伊丽沙白,她的父亲曾是纽约市市长,之后还成为美国国务卿。虽然从16世纪开始,就一直有人在不断地探索着糖尿病的治疗指导,但到了年,世界上唯一能延迟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只有艾伦的“饥饿疗法”。
顾名思义,“饥饿疗法”是通过严格限制患者的热量摄入,结果只能让患者骨瘦嶙峋,营养不良,频繁出现低血糖,即使这种被视为“惨无人道”的饥饿疗法只能让患者延迟可怜的几个月生命,但在当时,是唯一可以维持生命的一种治疗方法,直至年班廷发现胰岛素。
学习知识,不让悲剧重演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防治糖尿病的科学手段也日臻发达,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口服降糖药物、各种剂型的胰岛素、还有一些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按摩、手术等方法,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现在的糖尿病人再也不需要去“严格”的控制饮食,过“苦行僧”那样的生活了。不过,即使有再多的治疗手段,饮食疗法依然是糖尿病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疗法,我们依然需要学会怎样去饮食、怎样去运动,要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颐养天年,我们当然需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但这个控制,绝不是限制,而是在科学要求下的,精确计算,合理搭配。去年,我院引进了台湾的共同照护模式,专门设立了“营养卫教师、运动卫教师”这些专职人员,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加科学的管理自己的疾病,而不是盲目的去治疗。科学控糖,共同照护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