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糖尿病是否遗传至今科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
因为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所以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二、二型糖友遗传“生活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糖友生孩子,遗传几率有多大?
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比普通人罹患糖尿病的机会稍大,但是否发病,更重要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后天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
三、糖尿病人遗传概率
2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1、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孩子生下来的发病率为40%;
2、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孩子的发病率为70%;
3、同卵双胞胎,如果其中一个有糖尿病,另外一个孩子的发病率高达90%;
1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
1、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概率就是5.88%。
2、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概率只有4%。
3、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概率就会降低到1%。
4、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概率将提高到25%。
四、避免糖尿病诱发因素
刚刚我们提到,糖尿病的发生还需要有环境因素的存在,如肥胖、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感染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才能诱发糖尿病。
因此减少或消除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1.避免肥胖
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得糖尿病的几率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数倍。基于以上原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想不得糖尿病,必须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的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体重超重或肥胖。
2.注意饮食
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
多吃蔬菜。
3.调节情绪
人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会使血糖升高。
对一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容易诱发糖尿病。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注意调节情绪,合理释放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戒酒戒烟,吃饭不要太快,改掉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5.加强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6、糖尿病妇女计划怀孕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6.5%的范围内
毛细血管血糖餐前、睡前、夜间不高于5.4mmol/L
餐后血糖最高峰值不要超过7.1mmol/L
7、做好婴儿防范
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
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断定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资料与图片源于互联网)
更多糖尿病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