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朝晖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体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细菌数量可达个。肠道菌群参与人体的消化作用,将人体无法消化的食物多糖转换成单糖并提供能量。肠道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是有益和必需的。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方朝晖:中医治疗贵在整体调和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朝晖说,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与脂多糖相关的菌群数量激增,诱导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诱发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尿病。由肠道菌群失调催化生成的脂多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方主任介绍,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是糖尿病发病的新视角,结合既往中医证候学调查的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病因多为恣食肥甘厚味,静坐懒动,继而出现痰浊,日久化热,伤津耗液,而发消渴。
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均影响脾胃的功能发挥(包括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脾运化的精微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一旦肠道功能受损势必影响到脾,脾功能紊乱会出现胃肠激素水平的异常,胃肠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肠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出从“脾”论治的学说。脾居中央,以灌四傍,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同时兼顾五脏,脾运轴灵,则五脏安和,肠道条达。
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是糖尿病发病的新视角,要想保护好肠道菌群,首先要做到减轻体重,如果能降低体重,就能使这两种菌群数量反向,就能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或者改善糖尿病患者状况。
其次,要有节律地饮食,方主任说,以前的观念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多餐,后来发现,多次进食对β细胞破坏力更大,所以最新的观念是要求糖尿病患者还是如同正常人一样,一日2餐或者3餐。
再次,少吃腌制、熏制的肉类,饮食要清淡,烹制食物以蒸、煮为主,熏烤食物要少吃,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双歧杆菌补液。
第四,要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因为粗纤维可以吸附脂肪,粗纤维食物又被叫做肠道的“清道夫”。
第五,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起床两小时内,是胃肠蠕动活跃时期,要养成早起2小时内排便或者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专家简介方朝晖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8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肥胖等疾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学术带头人;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
扫码白癜风的问题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