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只刚毕业几年的理工狗,每天像沙丁鱼一样挤地铁去公司。
然后在公司埋头苦干一整天,中午吃个盒饭。
下了班,感觉好累啊,累成狗。
摸着肚子上的肥肉,曾经梦想的八块腹肌,也只能先放放了。
不知不觉,夜就深了,睡觉吧。
日复一日,好不容易熬过去一周,周末了!
这时候的我,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公司努力工作,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嘿嘿。
日子就这么过着,什么事也没发生。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上厕所的次数有点多了,当时我就觉得,我是不是肾虚啊?
难道要去买点来吃吃看?
同时,北京的天气本来就很干燥,每天要喝很多水,也就没注意。
关键是最重要的吃的越来越多,明明刚吃了饭,居然还感到饿,不仅仅是这样,吃这么多但居然越来越瘦。
虽然我涉猎广泛,博览群书:
我也没往糖尿病上想,我多年轻啊,二十多岁,一个追梦的年纪,一个有着美好憧憬与希望的年纪,一个青春无敌肆意疯狂的年纪。我一直以为糖尿病是中年大叔和老人家才会得的病。
医院,做各种化学实验,然后拿到了这样一张单子。
我两眼一抹黑,咱也不懂啊。
问了医生半天,他忙的前脚掌打脚后跟,就甩给我一句:
你是2型糖尿病
拿着这单子,我看了半天,还是看不懂:
所以咱今天就来简单科普一下
糖尿病是怎么被诊断的
首先得说这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上的,更不会突然发病,它是一个很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我根本没有注意到什么症状的时候或者在出现轻微症状之前,糖尿病就可能已经存在了好几年。
在这几年之间,你身体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们每天加班加点,重复着繁重的劳动,得不到片刻休息。
身体的其他细胞们每天忍受着高血糖的摧残,终于有一天,出现了些许轻微的症状。
首先就是尿频
先介绍一个概念---肾糖阈
咱的肾脏是身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大部分水分和代谢产物随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将有用的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将无用的代谢产物经输尿管送到膀胱,随尿液排出。
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绝大部分重吸收回血液中,尿中只有极微量葡萄糖,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
但是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l/L时,部分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葡萄糖就不能被全部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这就是肾糖阈。
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就开始出现尿糖。
这时,你的肾脏细胞想说:
糖尿病患者血液里过多的葡萄糖明显超过了肾糖阈,所以促使身体选择用尿液排出过多的葡萄糖,这就出现了尿糖现象。
肾脏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主要是靠靠渗透压来调节的,尿液里葡萄糖浓度升高之后,血液和尿液之间的渗透压减小,肾脏回收水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这样大量的水分随着尿液流失,身体组织液的渗透压变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导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而产生渴的感觉,所以我开始不停的喝水。
现在生病了,你身边的人都会说:
但是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尿液里含糖就是糖尿病吗?
并不是这样。
你偶尔一次吃了过量的糖(蜂蜜、巧克力和蔗糖等等)之后,血糖也会超过肾糖阈,也会出现偶尔的糖尿现象。
我吃饭吃进去的葡萄糖都尿出去了,那细胞怎么办?所以细胞天天抗议,“我饿!”
那身体只能命令我继续吃,然后我就越吃越多。
吃得越多,随尿液排出去的葡糖糖就越多,就需要喝更多的水。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
更严重的是,虽然我吃的很多,身体并不能利用这些葡萄糖,所以只能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脂肪和蛋白质消耗的结果就是我越来越瘦,不仅肚子上的肥肉不见了,连二头肌都看不见了。
细胞没有葡萄糖可用,导致整个身体的运行效率不高,老是感觉很疲惫,干不了多少活就要休息。
有了这些症状后,还不能断定就是糖尿病,最医院做血糖监测,目前血糖检查有4种方法: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血糖(OGTT)。
这些方法检测的结果就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可:
(1)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多饮、多尿、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加上随机(任意时间,没有刻意不吃饭)静脉血糖≥11.1mmol/L;
(2)空腹(至少8小时没有吃饭)之后测静脉血糖≥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2小时后静脉血糖≥11.1mmol/L;
(4)非空腹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值≥6.5%。
因为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所以临床医生一般不会根据一次空腹或随机血糖高于正常值,就诊断糖尿病,往往需要做两次以上的检测,或者加做口服糖耐量测定等来帮助诊断。
这就是糖尿病的整个诊断过程
你以为你没这些症状就可以了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人在表现出这些症状之前,就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了。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对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应该≤5.6mmol/L,如果你空腹血糖>5.6mmol/L但是小于糖尿病人的7mmol/L,你有可能已经有空腹血糖的损害了。
再比如你的糖耐受量检测高于正常人的耐受量7.8mmol/L又小于糖尿病人的的值11.1mmol/L,也就是在7,8mmol/L~11.1mmol/L之间,那说明你已经有糖耐量的损害了。
还有如果你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在5.7%~6.4%之间,就有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你有了空腹血糖损害或者糖耐受量损害,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虽然你目前仍然没有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但是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每年有1.5%~10.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适当的干预,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时候你的胰岛细胞已经有点累了,急需要休息;而且其他细胞对胰岛素有点开始抵抗了,需要人为干预了!
这就是糖尿病的发展过程
所以,没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常体检才是最好预防糖尿病的办法。
(来源:搜狐健康)
赞赏